他,在东至华源公司当机修工的19年来,18次被公司评为先进工作者;1996年被评为公司劳模;1999年被安徽省纺织工业厅授予“优秀青年职工”称号;并多次被评为公司优秀党员、十佳班段长及县级先进工作者。他所负责的工段年年被公司评为先进工段,2001年还被省总工会、省劳动竞赛委员会授予“安徽省模范班组”称号。今年7月,他再次评为“安徽省纺织系统劳模”。他就是一个倔强而憨厚的中年汉子――江道斌。
今年40岁的江道斌,精瘦的身材,黝黑的皮肤,见到生人半天说不上一、二句话。但正是这名普通的机修工,却不仅能把每天的工作做好,还能坚持二十年如一日,他所获的荣誉只是见证,但已无法承载他所付出的汗水。
细纱机的平装校配有三难,其中校装主轴则是难中之难。在机械检修中许多“老机修”都难过此关。江道斌为吃透这门技术,专程到书店买来《机械基础知识》、《细纱维修》等方面书籍,一边刻苦研读,一边向同行请教。他在理论中学习,实践中摸索,技术迅速提高,积累了丰富经验。一次公司组织机修技术操作比武,江道斌一举夺得第一名。江道斌每天上班都坚持提前1小时、下班延迟1小时。当班时,倔强的江道斌只要上了机台,机器不修好就是九头牛也把他拉不下来。每逢设备保养拆洗时,他便整天困进沾满油渍的铁壳堆里,拆、检、校忙得不分昼夜。一个螺丝的松动、一个油眼堵塞总逃不过他的火眼金晴。
江道斌常说:“一个小小螺帽的锈死或脱落,都可能造成整部机器运转受阻,从而影响产品的质量,那可就事关重大了”。他不仅自己以身作则,而且严格要求段内员工。自1992年当选细纱工段长以来,江道斌便自拟八条段规,并要求段内18名员工严格遵守。1997年7月,刚当工段长才2个月的江道斌在一次检查机台时,发现揩车的揩得不干净且油眼未加油,便现场责令责任人返工。争执间,对方用一块细纱部件砸向他的头顶,导致他住院半年才痊愈。事后,有好心人劝他:“这年头,还是睁一眼闭一眼好,免得吃眼前亏”。可他憨憨地笑了,倔强地说:“都睁一眼闭一眼,那产品质量谁来保证?我不为别的,总要对得起厂里每月发的工资吧?”。
江道斌敬业的精神在业界传为佳话。2005年春,一朋友主动推荐他到江西省一新建私营纺织厂工作,并许诺以3000元/月的高薪聘用他。而他委婉地拒绝了,他说:“不是我嫌钱少,而是舍不得队员的兄弟和我经营多年的细纱工段,我早已把公司看成自己的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