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听说邹先生在英德当地床饰经销商中少有名气。作为梦丽莎家纺早期加盟商,邹先生顺理成章地成了《梦丽莎家纺》内刊第一批被访人物。 采访当天,他开着小车接送我们到他的梦丽莎专卖店,表现出生意人的那份气度和热情。
邹先生的梦丽莎专卖店位于英德建设路,店面面积不大,但里面的陈列却井井有条。装饰别致的咨询前台,墙上梅红色的梦丽莎LOGO水晶字显得份外时尚温馨,给来店顾客营造出家的感觉。
商海危机,巧遇梦丽莎
本次采访在邹先生店里的会客室进行。
交谈中发现,邹先生随和朴实,待人客气。憨厚的脸上流露出英德人那份务实和勤劳。但四十多岁的他,创业之路确实经历了不少艰辛和探索。
八九十年代,邹先生曾靠小投资、日用品摊贩来维持生计,后来还经营过竹席“碧玉居”的批发生意,日子开始慢慢红火。可惜好景不长,1997年英德的大水灾,货仓的货物全数被淹,邹先生全家的生活顿时陷入了困境。就在这时,邹先生遇上了梦丽莎。
当提起为什么要选择梦丽莎时,邹先生侃侃而谈:“大概五年前,碰巧梦丽莎家纺在应征首批加盟商。杨副总经理联系我,刚接触梦丽莎时,我便觉得它在人才力量和产品研发等软硬件设施方面实力都相当不错,在当地市场也许有发展前景。于是我抱着跃跃欲试的态度,向朋友贷了款,投资梦丽莎”。从此,梦丽莎家纺拥有了英德第一间专卖店,而这间专卖店也助邹先生迈向事业的另一高峰。
艰苦守业,迈向成功路
对于自己的事业,邹先生白手兴家,历尽艰辛。
那时梦再莎家纺还处于刚起步时期,公司要求经销商现款现货。邹先生手头上的资金并不多,资金周转相当困难。为了打理专卖店,邹先生每天贪早摸黑、节衣缩食,店里的大小事情他都亲力亲为。
每次店里遇到困难,邹先生总想方设法解决。当时,因为梦丽莎还没有实行专卖店连锁经营体制,加盟梦丽莎只能用经销商自己的店名,这对于品牌拓展极为不利。针对这种情况,邹先生不断地向公司提出建议和意见,如:梦丽莎要有固定品牌名称的专卖店,某些加盟政策要放宽等。关于这些公司领导都很耐心地听取并欣然接受。
2002至2003年期间,梦丽莎家纺的在英德当地的销量趋向平稳,邹先生的专卖店生意有了起色。
伴随着梦丽莎走过风风雨雨的邹先生,在交谈过程中不时地道出了对公司由衷的感激:“发展至今公司无论从产品研发、质量管理、品牌宣传、终端形象和服务,市场活动运营等各方面都日趋完善和进步。而且更宽的价格带让我们可以因应市场供求关系对商品自主定价,这个才是最重要的。”
事业的日趋成功,除经营梦丽莎专卖店外,邹先生还投资了其它知名的家纺品牌。“由于梦丽莎的产品价格、设计风格也普遍受英德当地消费者的欢迎。对比起其它品牌,梦丽莎在广东的中等城市具有很高的竞争优势。因此,其销售在英德地区表现相当不错。 现在我经营的梦丽莎专卖店收益几乎是另外一间店的两倍。” 邹先生兴奋地表示道。
邹先生坚毅的恒心和独具慧眼的决定,替他掘得了下商海以来的“第一桶金”。
开拓市场,计划先行
“创业艰难,守业更难”是邹先生常常感慨的话。
他表示:“如何定位我的人生,如何实现我的人生计划,有多少途径来实现我的计划,现在应该做什么,下一步要做什么,未来要达到什么目标,都要有明确的规划。”
人生如此,创业更如此。对于如何打理生意、理财投资和员工管理等各方面,邹先生也有着详细的计划。
邹先生总的经营策略是:先抢市场,后谋发展。
他谈到:“经销商对于市场的任何变动都要灵活应对。价格调控要迎合市场和消费者心理,定价过高或过低都不适宜。价格偏低,消费者在‘便宜没有好货’的观念影响下,会对商品的品质产生怀疑,低价而不讨好,直接影响销量。相反,由于市场竞争激烈,经销商在不断将新产品投放市场的同时,也应根据供求情况,适时降价。例如,遇上淡季,某系列的婚庆七件套,价格相应调低,最多的时候降幅近100元,这样才能快速抢占市场。”
在管理人才方面,邹先生认为“老板是最大的管理者,定出发展方向和计划,由员工去执行”。现在邹先生的店里有4个店员,采取轮班制,满一年的老员工利用加薪等方式留住人才。对于新员工以培养为主,在做中学,学中做,使他们单方面的营销能力成为营销和管理兼备的人才。
后记:日月共济、风雨同舟。对于自己的事业和品牌,梦丽莎的加盟商们抱着永不褪色的热情,与品牌携手共创双赢路。在此希望邹先生梦丽莎专卖店的生意越做越火,事业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