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普琦纺织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设计、制造、销售家居、宾馆及学生公寓纺织用品、纺织装饰品、床上用品的股份制民营企业。2008年,受人民币升值、原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中国纺织行业全面出现利润下滑,而普琦纺织的销售额和利润总额却比上年均有所增长。在如此不利的大环境下,纺织行业出现销售额和利润总额双增长的企业,可谓凤毛麟角了。
普琦纺织是如何实现“双增长”呢?在《江苏家纺企业营销沙龙》上,记者采访了公司总经理季陆军。通过采访,记者感到季总做企业,就象是一个棋手在下棋,靠着智慧使出了种种“妙招”,在家纺“寒冬”中使自己的公司争取了主动。
季陆军在《江苏家纺企业营销沙龙》上与同行互动
妙招之一:有进有退
2007年底,普琦纺织将北京的6家直营店全部撤消,退出了北京家纺市场。同时,加大山西太原等城市的投入,巩固并扩大了普琦纺织在山西家纺市场的份额。这一步棋的直接结果:普琦纺织用自己的500万元北京家纺市场,换取了山西家纺市场1000万元的销售额增长。
妙招之二:先进后退
其实普琦纺织,在退出北京市场之前,就已经进入山西市场了。所以,普琦纺织走的这步棋,并不是险棋,而是秒棋。这步棋是“先进后退”,而不是“先退后进”,也不是“边进边退”或“边退边进”。这种稳健的操作,确保了普琦纺织市场空间不萎缩,防止了销售渠道的断裂,减少了“转移战场”的风险。
妙招之三:走一步看三步
一名好的棋手,每走一步棋,事先至少要看好三步棋。正所谓“未雨绸缪”、“防患未然”。 如果普琦纺织是2008年下半年走出的“有进有退”这步棋,就算不上是高明;如果普琦纺织退出的不是北京这样的国内一级市场(北京是许多家纺企业梦寐以求的市场),也算不上有勇气。“07年底,我们感觉公司摊子铺得大,北京家纺市场做得有点‘累’,听说国家要收紧银根,所以决定退出北京市场”。季总对记者说。
正是因为普琦纺织及时地退出了自己并不占优势的北京市场,加大了自己占有发展优势的山西市场,才使得公司在2008年金融危机袭来使家纺行业步入“寒冬”时,仍然保持公司经营的主动。
妙招之四:集中优势兵力
“退出北京市场,使我们能集中精力做山西一个市场”,季总说。普琦纺织是一家中小型家纺企业,如果目标市场不明确,搞“遍地开花”,必然会分散力量,难以建立自己的家纺市场“根据地”。所以,“胃口”不贪大、“稳扎稳打”,洽好是中小型家纺企业迎合当前形势,度过“寒冬”可供选择的道路。这条道路,看似保守,却有可能步步为赢,取得“功守兼备”的效果。
妙招之五:借力出击
在谈到面对“寒冬”普琦纺织还有哪些应对措施时,季总说:“我们正在与知名家纺设计公司合作,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共同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我们还开展管理、技术人员培训,进一步练好内功;继续加强质量、工艺管理;加强与贸易伙伴的真诚合作,保持企业良好的口碑,与贸易伙伴共渡难关,开辟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