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飞鹏:只做服务,不做贸易

  作为一个采购商,你还在满世界地飞来飞去寻找合适的面料吗?如果置诸多交易模式的创新于不顾,固守于传统的B2B形式,那么你就out了。8月30日,在中国国际针织博览会上隆重登场的“面面俱到”,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秘书长杨纪朝、副秘书长杨世滨称为“一种商业模式的革命”,“预示着纺织行业新的服务时代的到来”。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与面面俱到国际轻纺空间合作签约仪式结束后,记者专访了面面俱到总经理王飞鹏。

  记者:面面俱到国际轻纺空间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机构,其对面料交易模式的创新体现在什么方面?

  王飞鹏:我们落户在杭州萧山中纺城,是中纺城的核心企业,主要业务是为面料采购商和供应商提供专业的中高档面料交易服务。我们有规模达5万平方米的面料展示交易馆,分牛仔、印花、丝绸、针织、化纤、棉麻、皮革、毛呢、配饰、新品及进口面料等十几个专业展区。服务团队有500多人,囊括了客服、模特、检验检测、面料研发、流行资讯、展厅样品讲解、面料技术支持、国外市场开发、代理买卖、信息支持、品牌包装等各个环节的服务。

  面面俱到的经营宗旨是“只做服务,不做贸易”,力求让采购商和供应商都能以最低的成本和最高的效率达成交易,我们的创新之处就在于此。譬如以前人们买米、买菜要去农贸市场从农民或商贩手中购买,而自从有了超市后,就可以一站式购齐,便捷性大大提高。面面俱到就相当于一个面料超市,我们对供应商提供的面料通过色彩搭配等,力图以完美的效果进行展示。采购商则可以通过专业客服和自动查询机检索,轻松找到自己想要的面料。

  记者:面面俱到现在运营的情况如何,已与多少家面料企业达成合作?

  王飞鹏:目前我们还在筹备阶段,今年10月30日开业,现已有3000多家面料企业确定加入面面俱到平台。前期其实我们没有做任何广告,而是由业务员一对一地向企业进行宣传推广。企业热情响应也在情理之中,因为对供应商而言,他们无需派人来管理,也无需支付房租和水电费用,只需几米样布和少量的会员费,就可以享受一对一的产品管理、买家推介、金融支持、免费推广、技术支持以及流行趋势咨询等服务。而且其前期的费用几乎没有,如果一年中没有交易也无需交费,相反一旦交易可能会找到终身客户。

  从采购商的反馈来看,效果也很好。以前想采购牛仔布的企业,可能要到广东这样生产比较集中的地方,现在则不需要了,来面面俱到就行。前一段时间我们接待了一位美国采购商,他跑了很多地方都没有找到合适的面料,我们帮他找到了一个供应商,该供应商原本该类产品的预期价位是15.5元/米,而采购商的心理价位是18元/米,最终供应商获得了超出预期的价格。以前国外企业来中国采购通常是通过广交会,现在他们可以委托我们的平台采购。

  各大展区几乎集中了国内外所有中高档面料品种,同时平台还提供配套的VIP设计室、模特秀场等服务。也就是说,一个服装款式的成型,从选料、设计、打版、制衣到模特的动态展示,在面面俱到都可以完成。

  记者:面面俱到的定位是做一个服务商,而不是中间商,这个如何理解?说句直白的话,你们靠什么赢利?

  王飞鹏:我们的服务宗旨是,为采购商和供应商提供直接的一手交易服务,就是说,他们自己去洽谈,我们只提供一个平台。我们的收益来源就是会员费和1%的代购费,针对有些国外客商,我们推出代购服务,同时帮他们进行检测。

  记者:此次面面俱到与中国针织工业协会签订合作协议,主要是以何种形式合作?

  王飞鹏:对于针织工业协会的会员企业,如果加入面面俱到平台的话,我们在费用上将有优惠,同时让他们享受比普通会员更多的服务,比如帮他们做流行趋势发布。我们的T台在杭州市都算比较大的,就是希望今后能引领流行趋势。针织协会现在是我们的合作伙伴之一,今后我们将会与更多的协会和机构合作。

  记者:您是如何萌生创办面面俱到这个理念的,对于其发展前景您如何看待?

  王飞鹏:我从2005年就产生了这个想法,我本人十几年来都从事纺织行业,既是供应商也是采购商,还做过贸易商,对其中的酸甜苦辣深有体会。对于供应商而言,每年要耗费大量的成本参加展会,支付商城的摊位费,解决业务员培训和流失问题等等;而采购商每到采购季节就要在全国各地飞,有时为了找一块合适的面料要花上一周,甚至一个月的时间,经济、时间、人力成本太高。正是基于这些原因,我开始思考有没有一种新的商业模式来解决上述问题。

  中国纺织业在世界上业已最大,竞争优势有目共睹,然而在服务上我们跟有些国家还相差较远,面面俱到提供的是一种新的服务模式。新的服务理念和模式,在我看来是未来经济新的增长点,也是推动纺织行业贸易发展的润滑剂。

您也许感兴趣
家纺品牌
业界动态
创业指导
经营宝典
个人消费
家纺网   |   切换至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