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传志:创新成就联想

  
  全球两大研究机构IDC和Gartner分别发布最新PC行业数据,联想以16.7%的全球市场份额当之无愧地成为全球最大个人电脑供应商。
  突破创新始终是联想接连取胜的不二法宝。“困难无其数,从来不动摇”是联想控股董事长柳传志一路走来的真实写照。如今年近70岁的柳传志仍然步伐矫健、精神矍铄、执着追求。
  积极创新,铺就创业通途
  1984年,刚刚步入不惑之年的柳传志面临着一个重大的人生抉择,是继续留在中科院做一名科研人员,还是走出中科院创办企业,柳传志毅然选择了后者。
  联想诞生之时,正逢国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之时。面对激烈的竞争,以柳传志为首的联想人充分发挥进取和创新精神。他们仔细研究行业规律,得出结论:在电脑的成本里,部件占到了约70%,而要管理好部件成本就需要管理好供应链中的库存周期。
  把这个因素研究透了以后,联想加大力度控制成本,全面调整了组织架构和业务模式,采用“小步快跑”的方式,使产品价格大幅降低,市场份额迅速上升。
  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这是联想摸索出的“管理三要素”,此后联想不断发展,到2000年,其国内市场份额增长到27%,成为中国市场的第一。
  勇于突破,成功走向国际化
  2004年12月8日,联想对外宣布将并购IBMPC部门,业界普遍认为这是“蛇吞象”的行为。
  最严峻的考验出现在2008年底。当时联想市场份额原地踏步,而金融海啸犹如导火索,大客户迅速削减IT开支,联想业绩大幅下滑,有人说,“联想已到了悬崖边上”。
  2009年初,本已退居幕后的柳传志再次出任董事长。他复出后,首先进行了管理层调整,成立了一个中西合璧的联想执委会,就公司的重大事项进行集体决策,共同制定和推进公司的发展战略。
  联想执委会成立后,柳传志着重解决文化问题和企业主人的问题。他亲自承担起了联想的企业文化重建工作,使“说到做到,尽心尽力”的联想式“主人翁精神”在这家包含了不同国度员工的企业里生根发芽。
  解决了并购企业文化磨合的问题后,联想又接连并购了日本的NEC、德国的Medion、巴西的CCE。并购IBMPC部门是联想历史上辉煌的一笔,作为中国企业通过并购成功走向国际化的第一案例,联想国际化为中国企业开出了一条道路。
  开疆拓土,不断发展多元化
  “我们不急着挣钱,这是联想控股坚决支持佳沃发展的理念。”2013年5月8日,柳传志在联想控股旗下农业品牌佳沃集团成立的发布会上如是说。“在多个行业拥有领先企业”是联想控股的愿景之一。
  迈向多元化的第一步是在2000年。那一年,柳传志退出了CEO的位置,把联想集团分拆成为两个上市公司。
  2000年4月,柳传志带着时任联想控股常务副总裁的朱立南一同进军投资领域,创办了联想投资,即今天的君联资本。
  2010年,联想控股制定了中期战略目标:通过购、建核心资产,实现跨越性增长,2014—2016年成为上市的控股公司。
  “作为一名企业家,我希望中国社会稳定进步,希望联想做好,也希望我们上交的税收能为中国更多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贡献力量。”柳传志说。
您也许感兴趣
家纺品牌
业界动态
创业指导
经营宝典
个人消费
家纺网   |   切换至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