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旭生前豪宅归属成悬念

豪宅曝光 卧室床头放黛玉剧照

  “林妹妹”出家引发的冲击波尚未消退,昨日又有网友贴出了一组从杂志上翻拍下来的照片,其内容正是陈晓旭的家居布置。从这组照片上看,陈晓旭的家分为上下两层,属于别墅户型。无论是客厅还是卧室甚至是浴室都极力彰显出一种华贵的气派。整个家以深棕色为主,巧妙地做到了中西结合。宽大的客厅里设立了一个木制吧台,里面陈列着各式昂贵洋酒,但酒柜的最上方却是以中式雕花来装饰。从这个酒吧可以窥探到陈晓旭夫妇精致的生活情趣。陈晓旭的卧室是以西方宫廷样式来布置,其床头摆放着一副她当年出演林黛玉的剧照,足见林黛玉对陈晓旭的巨大影响。

  争议四起 浮华背后无尽空虚

  这组豪宅照片旁边所配的介绍文字称,“第一次到晓旭的家,最初的感觉是隆重,整个宅子弥漫着一种沉稳雍容的气度……适合晚宴”。可见杂志编辑也被晓旭豪宅的气派所震撼。这组照片曝光后,在网友中引起极大争议。有网友称这套豪宅的布置“简直就是总统套房嘛,太俗了”;还有网友称“我喜欢的家就是这种,华贵,大气。只是觉得和林妹妹有点格格不入”;也有网友称作为一个知名广告人,晓旭有实力让自己的居住环境气派一些,更有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晓旭浮华生活的背后是无穷无尽的空虚”。


  财产分割 豪宅归属尚不明晰

  记者昨日经过多方调查获悉,这组照片登载于2004年出版的《GOOD好家居》杂志。记者随后联系上该杂志的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杂志社。工作人员证实这组照片确实刊登于《GOOD好家居》上,但该杂志早已经停刊,编辑部也早已经解散。经过多方努力,记者找到了曾供职于该杂志的一名编辑。他告诉记者,陈晓旭的家坐落于北京的别墅区,当初说服陈晓旭拍照还颇费功夫。照片拍回来,编辑部的同事也曾目瞪口呆,“没有想到柔弱的林妹妹过着这样奢侈的生活”。昨日记者辗转联系上陈晓旭公司的工作人员,他们表示陈晓旭出家后财产的分割还在进行中,这套豪华别墅的具体归属目前还不明晰。


  ——陈晓旭访谈

  1 . 人们大多数是从“林黛玉”开始认识你的,可以讲讲以前的你吗?

  晓旭:我生在中国的北方——鞍山。父母是京剧演员,后来,父亲还专注于编剧和导演工作。他们希望我:女承父业。可我不喜欢京剧,却醉心于芭蕾。10岁的时候,我拥有了一双红舞鞋,开始学习芭蕾。那时,我常常在全校乃至全市的舞台上演出著名舞剧《白毛女》中的“北风吹”。我的学校到家里有一条很长的马路。在许多寂静的早上,我一路跳着舞步去上学。那时我梦想跳进省里最出色的芭蕾学校。经过两年学习,我开始了试演。

  70年代中期,中国大多数人都选择:尽量和别人保持相同的发式和着装。但,我一直想与众不同。我喜欢漂亮的东西,即使同样的辫子,也要辫得别出心裁。

  当时,学生要经常到.工厂、农场体验劳动。由于母亲的宠爱,她常常随顺我的小诡计,使我可以逃避劳动去学心爱的舞蹈,以至学校的人都认为我娇气。这一点也成为我终生需要克服的习气。因此,在我通过了所有的芭蕾考核后,一纸政审鉴定击碎了我的芭蕾梦。我落选了,因为我的评语上写着:“这是资本主义的苗子”。.老师最终选择了其他女孩。现在回头看,我非常感恩这位写评语的老师。.她是第一个教我审视自己的人,如果没有那一次的挫折,我就不会有后来的成就。

  三岁时,父母开始教我读古诗,那些诗词歌赋在我心中引起了某种化学反应,我常常陷入无边无际的遐想,喜欢对着星空祈愿,我执著地相信它们一直都在关注我,保护我,它们是我的密友。记得那时有一个女生很强悍,常常带着一群女生孤立我,我就请星星月亮帮助我实现她对我的臣服。第二天,她真的来与我讲和,态度十分诚恳。后来她告诉我,她们在编排一个舞蹈,需要我去领舞……从此,我开始相信冥冥中有不可思议的力量在主宰着一切。那么渺小的我为何会与它相通?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这些疑问像一个个小火炬把我从黑暗带向了光明,后来伟大的佛陀为我回答了所有的问题。


  2 . 后来你还继续学习芭蕾舞吗? 什么机会使你扮演了“林黛玉”这个角色?

  晓旭:12岁时,我放弃了舞蹈,然而,身体静止了,心中丰富的意象仍然汹涌澎湃。我开始在日记中写诗,尽管我只有十几岁,却满纸悲天悯人的惆怅。母亲见我当时的情况,给我办了一个图书证,我从图书馆借了很多书。当时我最喜欢的书是雨果的《悲惨世界》和曹雪芹的《红楼梦》。15岁时,我在杂志《青年诗人》上开始发表自己的诗,那时的我从未谈过恋爱,却写了许多爱情诗。

  18岁时,我通过毛遂自荐的方式进入剧组,之后,没有任何表演经验的我饰演了《红楼梦》的女主角林黛玉,一个浪漫、悲情,但心灵圣洁的女孩。开始选人的时候,导演怀疑我是否能演好。于是问我:能否演另外一个角色。我说:“我就是林黛玉。如果我演其他角色,观众会觉得林黛玉在演另外一个女孩的角色。”导演觉得林黛玉演员本身应该是个诗人。而我是个很好的选择,所以最终我得到了这个角色。

  这部电视连续剧后来成了中国电视史上的最风行的电视剧。其后的近20年里,一共被重播700多次。


  3 . 你是否认为自己是个非常幸运的人?你有记忆深刻的挫折吗?

  晓旭: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偶然的幸运,一切的收获来自于你前生今世的播种和耕耘。如果我们细心观察宇宙万物,因果定律无处不在。我能够在上万名中竞争者中得到“林黛玉”的角色,也是因果缘份。十几岁时,我就开始理解她、感受她,还把她的诗抄写在日记上。如果追溯到前世,也许会更奇妙,说不定我们就是一个人呢。

  《红楼梦》热播后,“林黛玉”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立即有另一部中国名著改编的连续剧《家春秋》的导演,来请我饰演剧中女主角“梅”。可是,在观众眼中,我所展示的只是又一个林黛玉而已。事实证明,“林黛玉”已成为我演艺途中一座不可逾越的山峰。在此之后,是我生命中的苍茫时刻。虽然我是众人眼中的明星,但没有导演敢请我演其他角色。陈晓旭的名字被林黛玉取代了。三年的时间,我无事可做。在北京漂泊,多次面临搬家的窘境,直到1992年开始了新的创业。总而言之,《红楼梦》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发现了精彩的大千世界,却又向我关上了一扇门,使我不能继续演艺事业。为此,我只能重新开辟一条路,却意外地发现它通向更美丽的远方。



  4 . 我获知你现在经营两家公司,世邦广告和世邦文化。可以谈谈创业时的情况吗?

  晓旭:1992年,我和我的男友郝彤,一个刚从电影学院毕业的摄影师,创开了一家广告公司。当时,中国只有几百家广告公司,而现在有几万家。那时,客户不知道做广告该信任谁。我的第一个客户是拍电视时认识的。他说:“我知道林黛玉不会骗我的。”

  我们对公司的设想,从开始就是:诚信。不和其他公司恶意竞争,而是专注于把自己的事情做到最好。这个策略得到了很好的回报。公司过去十年的业绩每年以20%—30%递增。我们被中国中央电视台评选为中国优秀广告公司之一。今年,中国生产力协会将我公司列为“中国十大诚信策划机构”。

  我是一个喜欢冥思的人。传统的头脑风暴法很有效果,但对于我,大多数真正好的想法是在独处的时候产生。这印证在我为“五粮液”—中国最著名的酒业集团做广告的时候。作为中国“酒业之王”,他们想推出一种新产品:“五粮春”。并希望在前期以“五粮液”的品牌来带动新品牌。我采用了中国古诗中的经典词汇“系出名门”来做推广。以“秀其外绝无奢华,慧其中内蕴悠远”的诗句赋予物化产品以鲜活的形象感。 现在,这个品牌连同广告语:“名门之秀五粮春”已经几乎和五粮液老品牌一样知名。


  5 . 其实你比大多数人更早得到了名与利,是什么机缘使你学习佛法?

  晓旭:我曾经很专注于财富的积累,身为家中长女,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父母家人过更好的生活,在那段时间里,我不断为他们创造更舒适的家,一次次搬到更大更美的房子里。还送精美的礼物给他们。后来,我发现物欲的增长并没有给我和家人带来真正的快乐。我变得越发忙碌和烦躁,很少有时间和父母相处。直到有一天,我突然发现,父亲母亲不知何时开始悄悄衰老、虚弱了,好像随时都有离开我的可能。而我给了他们什么呢?这一切他们又能带走什么呢?这种心痛使我从喧闹中安静下来。我开始想到:如果我的父母去世了,他们会去那里,我们还能见面吗?

  1999年,我偶然在朋友的车上听到净空法师讲解的《无量寿经》的录音带,经中讲述了西方极乐世界的庄严与永恒。突然我的心明亮了,那个世界仿佛印证了我从小到大对神秘天际的无尽遐想。我对经中所描述的一切没有丝毫怀疑,就像有人将你心中多年描绘的蓝图突然呈现在你面前那样惊喜、感激。在此之前,我朝拜了一次普陀山,从那里请来了一尊观音菩萨,供奉在我的办公室。我虔诚的向观音菩萨祈求让我尽快地找到这位净空法师,并能在他的指导下学佛。

  两个月后,有人告诉我净空法师在新加坡讲经,我立即办理了签证,飞了过去。当天,我在净宗学院听老法师现场宣讲《华严经》,并与他亲切交谈。看着老法师慈祥光明的面容,我感到自己与佛法很早就相识了。我问老法师:“我可以做您的弟子吗?因为在我的心里,您早已是我的师父了。”第二天,师父为我和妹妹传授了皈依。我们从此踏上了学佛的道路。

  6 . 佛陀教育是怎样用于你的生活工作中的?

  晓旭:每天早上,我以诵读《无量寿经》作为一天的开始。佛在经中,为我们描述了一个充满无限智慧与庄严的国度。那是一个通过信、愿、行、人人都可以到达的极乐世界。我在读诵中,将自己的愿望与佛的愿望合二为一,祈愿自己具有如佛般的慈悲与大家共度此美好的一天。晚上,我会在入睡前读诵《地藏经》。来检讨和忏悔自己这一天的过错,并替一切正在造罪业和受苦的众生忏悔。祈愿他们能和自己一起断恶修善。

  白天的工作很繁忙,我会在午休时30分钟恢复体力,效果很好。尽管工作中也会遇到不愉快、不顺利的情况,但经典中的教诲会在心中时常浮现,如同甘露及时平息我的烦恼。所以,在我的生活和工作中,烦恼有些像浮云,经常飘动,却很快被吹散,很难久留。


 

您也许感兴趣
家纺品牌
业界动态
创业指导
经营宝典
个人消费
家纺网   |   切换至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