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纺的商业与艺术如何统一

——从“中针会”看中小企业新型成长模式

  每次“中针会”落幕,总能让人回想起一些家纺老品牌如何迈力地领跑在行业前沿,原因是许多中小企业成长速度之快让人侧目,鞭策他们不断向前。这些中小企业吸纳了其他行业的营养成分,摈弃了前行中的固有羁绊,在商业成就和艺术价值之间取得了均衡发展。

  参展“中针会”的家纺企业无非有两个愿望:一个是招商加盟能够取得绝佳效果,这其实是商业追求;另一个是新品展示能够树立良好形象,这其实是艺术目的。

  在商业与艺术间,如何拿捏有度,这正是考验品牌的关键。

   温尔思、情定法拉,同出一个地域——浙江台州的家纺品牌,展位相隔仅有一步之遥,两家在展台装饰上将创意发挥到了极至,这种亦敌亦友的关系促使着他们在竞争中彼此上升。

  情定法拉将“法拉号”爱情沉船搬到展台上,再现了凄美的品牌故事,并且在船上上演了“名模走秀”,将新品的色彩趋势和款式风格演绎得淋漓尽致,既把设计师的创意精华展现出来,又将加盟商的关注点吸引到台前。

  温尔思公司除将展台布置成弧形以利于展示之外,还策划召开了财富论坛等一系列活动,首次提出“财经家纺”的新概念,显示了温尔思少帅杨蓉蓉——一位海归派的才情与才气,也体现出企业将商业追求与艺术目的的完美结合。

  山东孚日家纺将“水立方”的装饰形象搬上展台,既展示了产品“柔”“滑”“爽”的艺术面,又与其作为奥运赞助商的主题有关。

  北京三利家纺推出的“青花瓷”系列产品,不仅设计美观大方,具有古朴典雅的艺术效果,还体现出浓浓的中国民俗特色,配上周杰伦优美的《青花瓷》旋律,无疑让三利家纺成为展会的一大亮点。

  而在“中针会”这个大花园中,浙江艾莱依家纺的北欧休闲风情为参展商带来一缕清幽。相对于其他品牌的西欧宫廷风格,艾莱依的精彩就在于她的大众化流行,产品以清新脱俗的气质成为家纺业的奇葩。

  或许至此应该解答这样一个疑问:在一个每个家纺企业都倡导创新文化的时代,为何这些企业取得了最耀眼的成功?

  其实,这些企业的“创新能力”有着两重含义:首先,如同人们通常的理解,创新意味着研发出开创时代性的家纺新品,比如三利的“青花瓷”、堂皇的“花都”等。但比这些产品更为适用于此的是,如何把握商业成就和艺术价值的平衡点,并将商业目的具有艺术性,将艺术产品巧妙地商业化。商业与艺术,对于家纺界,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话题。

  如何使商业与艺术并行不悖

  在展会上,著名中国家纺设计师张宝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一个成功的家纺设计师应该了解、掌握市场的流行和销售需求,没有一件艺术作品只具有内在的艺术欣赏价值。一个成功的设计作品应该是在设计的过程中,既要充满艺术性,又要赋予它浓厚的商业色彩。设计是生产的一个很重要的关卡,也是纺织产品生产的重要源头。”

  在艺术上,作为能够给公司带来利润的家纺设计师,要长期规划自己的进修计划,不仅学习美术摄影技艺、装饰装潢技艺,而且要学习外语、电脑以及历史学、社会学、哲学、美学,研习音乐、美术、雕塑等各种艺术,这样才能让自己的艺术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让自己从容而自信地把握市场上的每一次机遇。

  在商业上,家纺经营者应该致力于市场的规范化、行业化。不要仅仅把其他同行看成自己的竞争对手,而要分析已经稳定的家纺市场的经验与得失,争取更多的消费者把物质消费的投入转向精神消费的“软装饰”上,要研究市场学、心理学、营销学、管理学等,让自己营运的市场成为艺术品流通的天地。

  事实上,在目前家纺设计领域,存在着三种业态:单纯追求家纺设计最大商业化的品牌操作;单纯以家纺为载体,表达艺术家创造力的家居艺术以及将设计师的艺术创造力转化为商业利润的“大师”品牌模式。

  在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几大时尚之都,这三种业态并存发展、互相影响,促成了艺术设计与商业价值有机结合的局面。但在中国的家纺行业,艺术创造和商业设计并没有同步发展,将家纺艺术作为商业进行运作的实践则更是少之又少。

  “我们培养能够带来经济效益的‘大师’的目标是长远的,但绝不是学校的毕业生一出门就成为‘大师’,他们除了要有艺术的创新能力,还要有品牌的运作能力。任何一个我们熟知的家纺品牌‘大师’,都是在艺术领域有所创造,他的名誉的获得不仅仅因为其具有商业成就,还因为其设计的产品具有艺术价值。”张宝华说。

您也许感兴趣
家纺品牌
业界动态
创业指导
经营宝典
个人消费
家纺网   |   切换至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