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白菜价狂甩库存 为提竞争力
现在买那种衣服折扣最大?恐怕非运动装莫属了,折扣多少?最高可以两折!在武汉,国内知名运动服品牌李宁刚刚掀起了2折大促销活动。而最新的消息显示,李宁正在青岛地区展开不到3折的专卖场,为期10天。据了解,近期由于李宁在各地纷纷推出低价折扣,人们在微博上常常可见哪里有李宁的打折场的询问。
不仅仅是李宁,其它运动品牌也都在打折进行中。全场2~5折、部分商品7折销售等等这样的打折标牌如今经常会出现在运动品牌专卖店或专柜内。一家国产运动品牌商店的营业员说,以前推出新款时是绝对不会打折的,但现在不同了,秋冬款刚出来,大多就有一定的折扣。
事实摆在眼前。在经历了前些年的狂飙突进后,如今国内运动品牌已经集体陷入了低迷。如何改变过去粗放的生长模式,是当前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国内运动品牌亟待寻求第二次增长的路径。
有公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李宁、安踏等6家国内运动品牌的总库存达37亿多元,比去年底增长了两千两百万元。而近日出炉的国内运动品牌2013年二季度订货会情况也显示出,各运动品牌集体遇冷,订单额同比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一边是高库存、一边是订单下降,目前的国内运动品牌行业到底是怎么了,是大环境使然还是行业内部出现了问题?
张庆:是一个行业自身经历了高速成长之后,实际上现在是在补课。在市场的空间容量,整个存量还不大的情况之下,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在一线、二线、三线、四线市场,过去十年我们的本土运动品牌凭借着价格的优势迅速的占有市场,存货大量充斥市场空间,随着各家企业纷纷的扩张,大量的店铺呈现在购物一条街、步行街还有包括运动场周边。
随着货品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但是同质化始终没有解决,消费者在选择当中货品之间的可期待性非常的低。尤其随着电商的发展,快时尚品牌的发展,过去的运动用品其实起到了一个休闲装的启蒙。
这些年国际国内的休闲品牌也是层出不穷,而且更多潮流时尚品牌也在不断的发展当中,这样它在功能性不强,差异化不明显的情况下,势必就会增速就要放缓,存量就会加大,就会出现目前我们看到的局面。
运动品牌两家国际巨头,耐克、阿迪达斯也曾经面临过类似的问题产品过剩,但是恢复的比较快,境况也要好于苦苦挣扎出血大甩卖国内的大品牌,国际运动品牌怎么样应对这样的困局呢?
张庆:我想这跟长期的积淀是有关系,品牌附加价值是要远远高于我们本土品牌的,加价率一般都是5到6,我们国产品牌加价率在3,也说它这个多卖出来钱是从哪来,为什么消费者愿意花这么多钱去买它呢?就是因为品牌附加价值,包括它的个性化等等,实际上服装的功能性是一方面,还有一方面是人的心理审美各方面社会身份地位外化的一种显现。
在这种情形之下,它本身毛利空间比较大。另外在渠道的策略上,它也是少量的经销商或者经销渠道,对终端库存的管理就比较好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