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民族品牌经过多年经营,靠独特的技术工艺和可靠的质量,不仅在国内市场站稳了脚跟,而且在国际市场也具备了一定的竞争实力。但在中外企业合作过程中,外方企业往往利用中方企业急需资金、技术的心态和品牌意识不强的弱点,逐步排挤、冷藏民族品牌,导致民族品牌的严重流失。
据了解,截至2006年底,我国注册商标总量达到2774万件,居世界首位,但目前我国企业合资过程中品牌商标权流失的现象特别严重。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8大饮料公司已有7家被可口可乐或百事可乐吞并,4大年产超8万吨的洗衣粉厂已被外企吃掉3个。中国的合资合作企业,90%使用的是外国投资方的商标,国外品牌在碳酸饮料市场占有率超过90%,在化妆品市场占75%,在食品、医药行业占30%-40%。另外,年产超过500万吨的啤酒企业合资率已超过70%。
许多外商利用合资机会实现了铲除中方知名品牌障碍、逐步垄断中国市场的目的。盘点一下就会发现,许多曾经很知名的本土品牌现在一个个都已淡出视线、销声匿迹。
有关专家表示,有些行业民族品牌的流失已经达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有关部门应为企业商标的创立与保护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加强立法,完善商标评估制度,同时,企业也必须要有创立和保护驰名商标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