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家纺品牌同质化现象严重

  张琳女士打算寻找一个家纺品牌,开一个家纺用品专卖店。去年买房子结婚,她在家纺店里消费了大约1万多元,报纸上的统计数字是,居民购置新房每平方米用于室内纺织品的消费在80元至120元,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中心城市,这一数字更是高达120元至200元,这一数字还在迅速增长。在孙女士的心目中,家纺领域还是一个“新生儿”,投资不大,风险小、经营稳定,拥有无限可能。

       “前两年我看家纺企业还很少,没有想到现在一看,看起来很专业的家纺品牌至少好上千个了。”按照中国家纺协会的调查,家纺店的迅猛发展搭乘了地产热的东风,在我国近年房改政策的推动下,每年家居装修消费达到5000亿元,其中家用纺织品的更换和购置费用约占25%,达1000多亿元。2005年至2006年,几乎是一夜之间,数百个家纺品牌突然涌出,各地也随之出现了众多的“家纺城”为各种家纺品牌提供一条龙服务,面对淘金者蜂拥而至的局面,未来战局如何已经成为许多品牌商头脑中的问号。

       家纺的同质化弊端

       在青岛的闽江路商业街,新品牌家纺店不断开业,而许多家纺店的亮丽招牌往往并不能持续很久,家纺品牌的频繁更换是这条街上的热门话题之一。

       在青岛市场上,数量众多的外贸纺织公司几乎在同一时间感受到了国内市场的重要战略地位,迅速从以生产和外贸业务为主转向国内销售为主,大家几乎同时启动了品牌、渠道、终端等市场运作手段,开始关注国内市场,青岛羽翎珊家纺、青岛金泰家纺等等外贸纺织公司纷纷高调推出了自己的家纺品牌。而专业的家纺企业如喜盈门毛巾、适之宝枕工坊等企业也加大了品牌和渠道的投入力度。

       然而,青岛一外贸纺织公司的负责人表示,数量众多的企业蜂拥而入,家纺行业严酷的竞争不可避免。行业里有句话说,2007年,对于国内家纺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第一是圈地,第二还是圈地,第三才是品牌。

       “与服装行业的发展异常类似,目前包括青岛在内的家纺行业的绝大多数企业,都不具备企业自主研发设计的能力,即使拥有研发设计部门与设计人员,也仅仅是靠模仿来增加花型款式!这时候,品牌同质化的瓶颈凸显。”青岛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有关专家表示。

       记者采访中,青岛各大品牌家纺店的老板们都显得忧心忡忡,因为他们心里知道,“这种以价格战为主要形式的竞争的发展,市场有随时陷入恶性竞争的危险。”

       家纺的出路何在?

       竞争并不可怕,关键是企业能够抓住竞争的关键点,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

       中小企业纷纷选购一两匹现成的印花、提花面料,而目前的情况是甚至行业中的大型品牌企业,也加入到“选购”行列中去,这种新兴的产业运营模式,虽然缓解了行业中最令人头疼的“以销定产”难题上,却无法避免地加剧了行业性的产品同质化。“避免价格战,首要的对策应该是开发有特色的产品。”适之宝枕工坊公司的总经理张静介绍说,但是让家纺设计师和企业家们尴尬的是,即便是高价请人设计的产品,也难以保障自己的“设计”专用,“设计成果随时可能会被抄袭。”

       与部分品牌仍旧走技术设计的发展思路不同,多数有了一定实力的品牌为了在这场厮杀中脱颖而出,开始不惜血本大量投入广告,于是李嘉欣、赵雅芝、刘嘉玲这些炙手可热的名字一次次出现在家纺行业招商大会上,高投入的营销大战已经展开,加盟商也进入到“站队”的关键时刻。然而,相同或相似的品牌宣传思路显然并没有让他们的家纺品牌从众多品牌中脱颖而出。

       “目前对于家纺行业品牌,必须破解品牌同质化,市场区域化、品牌个性化的三大瓶颈!”青岛某家纺企业负责人表示,今年将是家纺行业洗牌的重要年份。目前,家纺市场的消费,已经由过去只重视使用功能的单一消费,转变为整体配套的多功能需求消费。企业应该加大研发的力度,开放新功能的家纺产品,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青岛市有关专家表示,如何树立更多的知名品牌已成为家纺业发展的最大瓶颈。目前青岛家纺企业的技术还比较落后,导致青岛家纺业发展还比较落后。青岛家纺企业应加速进行产品升级,通过尽快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的家纺产品,提高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未来品牌竞争是家纺制品市场竞争的重要方面,企业必须在创新、细分市场发展的基础上,加大自主品牌建设。家纺企业要加快品牌建设的速度,打造某个家纺制品细分市场上的强势品牌。

您也许感兴趣
家纺品牌
业界动态
创业指导
经营宝典
个人消费
家纺网   |   切换至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