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百事件”是典型的供应商与零售商的商业纠纷,它所反映的不仅仅是个案的问题,而是一种在家居建材流通领域内存在的一种普遍矛盾。从矛盾爆发,到争议升级,一直到最后的圆满解决,业界均对此事件给予高度关注,“雅百事件”对行业的影响已经超越了个案本身,从更深一个层次上来讲, “雅百事件”挑战了行业内固有的不合理的潜规则,促进了零供关系的革新,必将对供应商、零售商乃至整个家居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粗略分析,其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
给供应商以警示和启发
“雅百事件”的主角------上海雅迪尔居饰用品有限公司在整个事件中表现出不屈不饶、有用有谋、敢于战斗、善于站斗的精神,回顾“雅百事件”全过程,供应商应该吸取以下经验和教训:1)选择多渠道布局,避免过分依赖单一渠道带来的风险;2)充分重视商务工作,对合同条款要读懂吃透,不能轻信口头承诺,重要事情必须落实到书面;3)加强维权意识,要敢于站出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一味地忍让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反而有可能让自己更“受伤”;4)加强联盟意识,“联吴抗曹”,充分发挥联盟作用提高商业谈判的话语权,其效果在“雅百事件”圆满解决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5)依靠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6)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和导向作用。
零售商:“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在“雅百事件”中百安居一直遭受负面新闻报道的困扰,被指存在拖欠货款、违背“五部委17号令”收取各类费用、利用格式文本欺压供应商、要求高额返点等违规行为。“雅百事件”以和解结束,其中的是是非非并没有官方定论,鉴于争议内容在行业内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因此零售商应该加强自查,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在“雅百事件”发生后,百安居采取了一列的措施改进对供货商的服务、改善与供货商的关系,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通过这一事件,百安居应该能正确认识与供应商的关系,明白“水可以载舟亦可以覆舟”道理,在公平、公正在原则下与供应商开创和谐共赢的合作关系。中国有句古话“祸兮,福之所倚”,百安居如果能“亡羊补牢”,“雅百事件”事件不仅不会拖累百安居的发展,反而有可能助推百安居的发展。
加速新政实施 促进家居流通行业健康发展
从法律角度看,“雅百事件”争议的核心问题就是“五部委17号令”的适用性及其法律地位。此次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非常深入地介入“雅百事件”,也清楚地意识到我国在商品流通领域内相关法律的缺失,“五部委17号令”受其法律地位问题限制以及缺乏负责具体的实施职能单位,使其并不足以从法律的层面解决类似争议。相信“雅百事件”事件必将促使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出台“五部委17号令”实施细则,落实各职能部门的责任,并加快流通领域的立法工作,确证零售商供应商的公平交易,促进市场良性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