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劝”顾客:先别出手


市场刚刚进入“金九银十”,但为了在“十一”黄金周得到最大“实惠”,商家和消费者都在“憋着劲”。昨日,记者在部分建材、汽车、家电商场了解到,多数商家在筹备促销方案,顾客则只问价不消费,同比上周交易量明显下滑。

商家:酝酿促销

尽管建材家具的原料价格从年初以来一直上涨,但还是有很多商家对“十一”黄金周充满希望。据某家居卖场负责人佟先生介绍,部分厂家推出的“十一”促销计划中,竟出人意料地拿出了较大幅度的降价政策。而另一家某国内名牌板式家具卖场内,部分家具已经出现30%降幅的调价,而店内人员预测,“十一”前后还将有额外调整。

汽车市场同样在最近表现平淡,卖场内的消费者几乎全部是“打探”价格和优惠政策的。据了解,部分4S店的促销方案定在9月12日千山晚报车展上出台。某4S店经理刘先生说,与其现在“小来小去”地卖几台,不如在黄金周期间大张旗鼓地做些“大生意”。而记者在铁西部分家电卖场里看到,有的销售人员干脆告诉顾客,眼下不要购买,等到本月10日左右,厂家的优惠政策下来再买也不迟。

顾客:耐心等待

“买建材不像买吃喝,等几天没什么大碍。”昨日,接受采访的市民普遍认为,建材、汽车、家电等大宗商品的采购,完全有理由等到“十一”再下手不迟。在某机关工作的高先生正准备买一套真皮沙发,他说虽然沙发店承诺现在购买也可享受“十一”期间的各种优惠,但他还是希望在“十一”左右采买,“到时候的选择余地肯定比现在大,保不准就有一款高档家具卖到低价。”

而商界人士则建议,“十一”期间一般都会出现特惠商品遭抢购的情况,很多市民买不到特别经济实惠的产品。因此,眼下不妨采取预订方式交纳少量订金,等到“十一”时既可享受优惠,又可以免除断货担心。同时该人士提醒消费者,“十一”期间总有个别商家“趁乱”假打折,所以,消费者对于准备购买的商品价格、品质应提前记录“备案”,方便到时候衡量对比.

您也许感兴趣
家纺品牌
业界动态
创业指导
经营宝典
个人消费
家纺网   |   切换至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