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纺文化的核心内涵"情"字

  今日家纺产品发于“情”字的“六化”:时尚化、系列化、舒适化、功能化、人性化。

  放大情感价值,赢得情的共鸣,赢得市场命脉。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离不开家用纺织品,一个人一生几乎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家里度过。人们使用家纺用品,既为了满足胜利的物质需要,又为了满足心理的文化需求。然而,伴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心理需求越来越重于生理需求。因此,探讨家用纺织品文化,尤其是它的核心内涵,不仅仅对于家用纺织品产业的发展,而且对于亿万消费者生活品位的升华,都是第一位重要的。本文就这个核心内涵进行初步探讨,求教于专家学者。

国之本在家

  家庭是社会制度的产物,是文明社会的细胞形态,是社会进步的基本制约因素之一。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一文中强调“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内的人们生活于其下的社会制度,受着两种生产的制约:一方面受劳动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家庭发展阶段的制约”。我国今天的家庭功能,从农村看仍然是生产经营单位。城镇个体劳动者家庭也是生产经营单位。城镇居民家庭归街道居委会管辖,是基础社会组织单位。自然也不能例外。这说明,家庭在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依然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建设“小康之家”。我们说,国家之本在家,实质上就是国之本在民。人民既要奋发建设自己的祖国,也要过上高质量的物质文化生活。国家所做的一切最终目的是使“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安居乐业”。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甚至办公也在家里。因此,创造一个让家的主人始终生活在有“家的感觉”、“家的享受”的良好环境里,是实现“小康之家”目标的基本内容。由于家用纺织品受众面最广、受众时间最长、受众空间最大、受众的开放度最高,从而形成最大最本质的亲民通情特性,充当着装饰小康之家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同时,也由于巨大的消费反作用力,也必将有力地拉动家用纺织品产业快速发展。

家之本在和

  “家和万事兴”这句在我国家喻户晓的格言,既非常精辟地解读了“和”在“家”中的主导地位,又非常透彻地揭示了“家和”与“事业”的辨证关系。

  家和国昌。家庭就是一个小社会。只有每个家庭的成员心心相印,和睦相处,亲密团结,才有大社会的协调一致,也才有大社会稳定的牢固基础。

  “和”是中华民族思想的精髓和灵魂。我们中华民族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均竭诚推崇“和为贵”,在自己的家里自然更是如此。古人说,和,天下之达道。这就是说,凡天下事均靠众人,然而,只有“和”才有团结协调一切可以协调的人。显然,“和”不是目的,最终为了这一生最基本的成事规律,“家和万事兴”正是从这条规律里派生出来的驾驭道理。

和之本在情

  人们经常说“家的感觉”指的是什么?是情的天堂。“我想有个家”想的是什么,是爱情。“常回家看看”看什么?是亲情交融。情是人类世界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有了情就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反之,如果失却了真情的“和”,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家”,甚至是貌合神离,同床异梦。

  其实,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的第一需要是情感。虽然如今电视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电影、戏剧、音乐等也是人们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倘若一个人的情绪不好,以平等为基础的人格情感得不到尊重的话,那么可以想象他会对这些娱乐形式感到索然无味,乐不起来,或者干脆既不看也不听。相反,虽然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可由于精诚所至,情投意合,城如《天仙配》里的织女对董永所言“苦也甜”。

情之本在通

  情意无价全在于通,如果不通一文不名。相信靠语言、行动、交流、传递、信物和产品等等中介。

  通常人们说的“物质文化生活”,虽然物质与文化之间未加顿点,但两者并列似成定式。其实,凡是在消费品中,谁能放大情感价值,即运用设计手段将情感要素赋予消费品中,谁就拨动了敏感的情感之弦,引起共鸣,赢得认可,占领市场。这种富有情感价值的消费品,纳入人们的生活之中,“物质与文化”就不再是并列关系,而是一体化了。

  家用纺织品与其他领域各种产品的逻辑组合能最直接、最形象、最具感性地构筑家——这情的港湾。假如,没有家纺产品的文化价值烘托的喜庆氛围,很难想象新婚洞房是一种什么感觉。既然,家纺产品最宜“通情”,它也就很自然地“达理”了。“通情达理”,“通”人间之真“情”,“达”家纺产业发展规律之“理”;家纺产业是时尚产业,家纺产品是富情产品。

  当今,家纺产品集中地发于“情”字,呈现六大发展趋势:

  时尚化——不排斥传统,亲和科技,体现时代文明。

  个性化——门牌号码不同,家饰风格各异,文化品味不同。

  系列化——排斥“孤岛”,讲究系列配套,排斥冲突,寓和谐协调于冲突之中。

  舒适化——柔软细腻,亲服贴身,轻松舒心。

  功能化——爱美之心人皆有,爱命之心人更有。运用高新技术织造品质优良、健康、安全、绿色家纺产品。

  人性化——上述“五化”都从不同角度放大情感价值,结情之晶于家用纺织品之中,营造氛围,以情怡人。

  放眼世界,总是先有文化认同,才有经济往来;大凡物质消费,最终是文化认同。让我们广大家纺工作者,紧紧围绕家纺文化的核心,展开深度的创新开发,丰富小康之家的美好生活吧!

您也许感兴趣
家纺品牌
业界动态
创业指导
经营宝典
个人消费
家纺网   |   切换至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