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4月16日,浪莎集团与中国流行色协会共同发布了首个以企业名称命名的内衣流行色——浪莎红。下面是中国流行色协会梁勇会长在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以此作序:今天我非常高兴能够代表中国流行色协会,到美丽的义乌出席中国浪莎年经销商峰会。借这个机会我们也非常荣幸地看到了中国首家企业以色彩来命名浪莎红的诞生,昨天我来了以后,参观了浪莎集团第二期、第三期的工厂,看了以后内心非常的亲切和感动,为什么会感动?因为十多年前我在做针织营销顾问的时候,跟很多国际上的袜商打交道,当时最大的袜厂是在意大利,那时它的规模是一千台袜机,但昨天在浪莎我看到了五千多台袜机,而且有一百多台世界顶级的无缝内衣袜机,以后还将达到六千台;我觉得这说明浪莎不仅在中国袜业界创造了一个奇迹,我认为也是在改写世界袜业历史的格局。
今天浪莎不仅仅局限于袜业,现在已经向棉纱、内衣、文胸、家居服、家纺等上下游产业延伸,这让我看到了他们的决心、他们的实力!刚才主持人提到"好色之徙"这个词。那么实际上色彩是视觉中最直接的元素,也是我们时尚的符号。伟大的马克思说:"色彩是大众最普遍的美学表现形式。"实际上在我们社会中,生活里,谁也离不开色彩。所以大家从口头文化到印刷文化,到现在以数码为核心的视觉时代,色彩的重要性越来越大。我们是国家唯一的色彩机构,是由中国科学院直接领导的,我们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推动色彩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推广流行色普及和运用,这是国家给我们的一个任务。我们今天用色彩来命名企业,我希望"浪莎红"与"法拉力红""奥迪黑""IBM蓝"及"麦当劳黄"一样能够成为我们大众最熟悉的色彩,一看到"浪莎红"就会想起浪莎产品的精致,品位和时尚。我想到那时我们中国义乌就不是一个制造业的地方而是一个创造的地方,那么这也是我们国家的荣誉,希望在我们各位的努力下,这一天早日到来。
另外一方面红色是天神之火的象征,象征着温暖热情,活力希望及成熟,另一方面红色也象征革命,"浪莎红"的诞生也是中国内衣界的一次革命,我预祝浪莎在全体员工和在座各位经销商的努力下取得更大的辉煌,能够让"浪莎红"红遍中国,红遍世界!
“浪莎红”提出的背景与意义
浪莎提出“浪莎红”这一概念,是在对中国内衣市场消费趋势充分调研分析,并结合浪莎的品牌特色以及对色彩“红”背后所蕴含的深厚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提出的。
1.目前中国内衣市场的消费趋势内衣消费水平的高低反映的是一个国家的国民生活品质和文化水平的高低,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独具特色的审美与衣着习惯。现在中国正处于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满足自身生理需求的功能已不再是主流,取而代之的是塑造女性优美曲线、体现女性自信、展现自我魅力的现代审美需求,而这些更是已经上升到个性、文化、价值与品牌的高度统一,换句话说,内衣已经成了一种文化。
内衣行业战乱不断,已经从混战进入冷战期。混战阶段,只要有好产品、低价格就可以抵抗一阵了,在冷战期,进行的更确切一点是心理战,面向消费者和经销商的心智争夺战。对于浪莎,后面只是简单的加了一个“红”字。浪莎就年经了,脸上焕发了新娘的光彩,人们眼前一亮,也就自然记住了。品牌做到最高境界的时候便成为一种宗教,会左右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最终成为一种信仰。世界已经进入女性经济时代及体验经济时代,女性不是购买品牌,而是要融入其中。
2.浪莎的品牌特色首先浪莎是个女性化的品牌,取意自“大浪淘沙”,每个字均为十笔,象征十全十美,偏旁又均为三点水,在中国古代风水文化里,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本。十几年来,不论是产品包装还是终端形象,浪莎始终都使用红色。2006年,浪莎集团正式将红色作为其品牌标志色。广告语为“中国有个浪莎红”,终端形式为“浪莎时尚生活馆”,产品涵盖袜子、内裤、保暖内衣、美体内衣、家居服、文胸、背背佳、泳装、T恤、牛仔裤、休闲包等系列产品,浪莎公司从产品、包装、终端形象到广告等各方面全方位开展“浪莎红”的色彩营销。
3.浪莎红的民族性红色,英文名red,其含义是紧张的、炽热的、流血的、暴力的、喜庆的。另外,因为红色能导热,给人以温暖感,所以人们称其为暖色。它赋有生命力、充实、饱满、成熟以及男性的主动、刚强、有力。中华民族传统习俗中,红色象征喜庆气氛,白色象征青春纯洁。新郎新娘红白衣着的搭配,在环境的衬托下,使之更显庄重、富贵、高雅、出众。此时展现在人们眼前的,就不仅仅是那夺目的红色衣装,而是将服装的款式及自身价值与大红喜事联系在一起了,红色衣装加重了婚事气氛的渲染,并被隐含于婚礼仪式场面的整体欢乐之中,在一片红火喜庆的气氛中,人们的视线被逐步聚焦在红色的中心人物新娘的身上了,认真、仔细欣赏着新娘与新郎,或是联想起自己的结婚情景,或是对新娘的容貌进行赞美,或是对两位新人的般配与否进行评价,或是祝福他们……
艺术家们一向重视色彩语言的运用,常使用这一艺术表现手段,以色彩形象凝聚成艺术表现力,去感染读者,很多文艺作品用红色或红色相关的事物命名。如《红楼梦》、《红日》、《红磨坊》、《红裙子》、《红杏》、《红梅赞》、《红灯记》、《红高粱》、《红色娘子军》等诸多作品。均是将色彩形象化。以此传达作品的主题内涵,强化了人物或事物,使环境及背景的描写突出了主题色彩,间接地丰富主题,也使主题更具生命力。有些事物是以红色直接或间接作为主体,如“红区”、“红梅”、“红军”、“红山文化”、“红旗渠”、“红色警戒线”、“红领巾”、“红十字会”、“建筑红线”等。强化了红色的寓意和特征,又赋予色彩特殊内涵,利用色彩语言将场所、地点形象化、情节化。
“浪莎红”这一概念的提出,对浪莎整体形象和色彩营销等方面,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具体来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浪莎整体形象得到巨大提升浪莎红既不同于传统的大红,也不同于时尚的粉红,而是介于大红与暗红之间的一种红,这种红既高贵又时尚,作为一种永不落幕的流行色。浪莎红系列产品的推出在市场上引来极大的反响。红色产品一度供不应求,买红色内衣到浪莎,似乎成为消费者的一句口头禅,浪莎终端———浪莎时尚生活馆,以浪莎红为主色调,黑色、银灰色、白色为辅,大大提升了品牌的形象,同时加上各种助销品如红色画册、手袋、包装盒、吊旗、易拉宝、海报、广告等大量推出,也让浪莎红的知名度得到空前提高。
2.浪莎内衣从浪莎红再度向全色彩过渡为了让浪莎的色彩营销更加全面深入,在保证“浪莎红”主色调不变的情况下。浪莎内衣大胆使用各种辅助色,从而从传统内衣色彩跳了出来,让浪莎的色彩营销更具个性化。
3.色彩的高标准引发内衣材料的革命内衣色彩的鲜艳与准确度与纤维材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国际上最流行的莫代尔,天丝纤维在染色效果上就比普通棉好很多,为了让浪莎色彩更加标准化,科技化,生态化。浪莎不仅使用无污染,无刺激的染料,而且在材料的选择上精益求精。2006年浪莎公司与东华大学联合开发出了珍珠纤维,2007年浪莎公司再次与东华大学开发出了甲壳素,舒适、超想象的内衣一度成为市场的宠儿。
浪莎色彩营销定义:浪莎通过对消费者色彩偏好的分析。将色彩运用到本品牌形象策划、产品及包装设计、广告等方面,实现需求、色彩、商品三者的有机结合,以满足消费者物质与精神文化的需求的营销管理活动。
浪莎的成功就是在众多的竞争者中第一个向消费者灌输了自己是袜业第一的品牌概念,将自己很好地把消费者心智中的袜子这个概念联系了起来,使得消费者一想起袜子,第一反应就是浪莎。通过在消费者心中建立“浪莎就是袜业中的第一”这个概念,1996年所有的袜子制造商都在思考怎样打造一个更好的流通渠道,怎样最小化降低成本的时候,浪莎第一个在央视投放品牌广告,彻底摆脱了袜业低成本之路的困局,从而将自己的产品上升到了品牌的高度,一夜之间,几乎所有的消费者都在认知上认可了浪莎是袜业第一的概念。“浪莎,不仅仅是吸引”的传播口号出家喻户晓。营销战的胜利,就是认知的胜利,浪莎将自己的消费者心智中袜子第一品牌等同了起来,实现了自己的第一次品牌突围,在消费者头脑中建立了袜业第一这个认知以后,浪莎在其后的竞争中很轻易地超越了对手,将自己越做越大。“中国有个浪莎红”能够很好地吸引消费者和客户,是因为浪莎第一次在内衣营销中运用了色彩营销这个概念,浪莎是第一个建立内衣色彩认知的品牌。浪莎内衣借助这一色彩营销战术,在未来打造中国内装的第一个时尚体验终端———浪莎时尚生活馆。在这个终端环境中,消费者可以体验消费从袜子到内衣整个浪莎系列,内装的消费越来越注重品牌和文化内涵,浪莎时尚体验馆可以给予消费者心理上的利益承诺。
内衣色彩性格
色彩浸润着人们的思想。传入人眼的色彩是客观的,而人感知出来的色彩则是主观的。因为色彩作为品牌的最重要的外在特征之一,是一种不可替代的世界性语言。不少的国内内衣品牌对色彩的运用能力比较弱,不敢使用丰富的颜色,怕消费者不能接受,误认为内衣的传统色如灰、黑的保险系数大,这就使得许多产品无法满足消费者对时尚的渴望,因此无法获得其附加价值。是谁决定哪些是流行色?最终的决定权还是掌握在市场的无形双手中,事实上,大部分的流行色彩都是因商业因素而产生的。当一般用户对这些颜色冷落,新的流行色系横空出世,这种情形在时装市场中尤其明显。时装界经常引领的色彩潮流,时装设计师每推出新一季的作品,都会带来连锁反应。其他周边产品诸如饰物、手表、背包、手提电话等,都会采用类似的色调,因此内衣色彩的变化与服装色彩的变化息息相关,2006年、2007年泡泡裙的流行,一方面引爆了丝袜的大流行,另一方面也将时尚单条裤推向了市场的前沿。由于传统内衣色彩较单一,浪莎内衣在其主色“浪莎红”的基础上,结合消费者与内衣特点,继续增加各种时尚色彩,从而使内衣更肯时尚化、个性化。
一.内衣与体形内衣虽然是内穿,却非常讲究色彩与款式的搭配。内衣从款式上一般分为中高低领,随着人们对休闲生活的重视,已慢慢在代替衬衣,中高领内衣越来越流行、越来越时尚,低领内衣一般不适宜单穿,经常与羊毛衫、衬衣搭配。现在市场上也流行商务内衣,低领加上七分袖(女式称手镯袖),易于穿衬衣打领带,配手表与手镯。男式低领内衣不适宜与外衣直接搭配,会显得没有品位。而女性则可以,尤其是花边内衣,但不易敞怀。因此,内衣属于“显山露水”性服饰,虽然是冰山一角,但色彩搭配不当会直接影响个人品位与身材。
1.肥胖体形:穿深色或素雅的色彩会令身材显得苗条灵活些,在外装为深色时,内衣为深色,则显得高贵;内衣为浅色时,则会显得素雅。
2.矮胖体形:色彩尽量简洁,以深色、中性色为主,避免花哨,可以穿收腹型如美体内衣。
3.高胖体形:穿中性色彩衣服可以显得匀称些,避免穿紧身内衣。
二.不同年龄阶段的消费者对色彩需求差异很大
幼儿时期的色彩需求:一岁或七个月的婴儿明显地表现出对红色的喜欢程度超过了其他色彩,甚至超过白色,原因在于明亮的色彩对儿童更有吸引力。温奇曾对2000名7岁至15岁之间的儿童进行过一些实验,他们依次写下了下列色彩———蓝、红、白、绿、黄、黑,男孩偏爱的次序是:蓝、红、绿、黄、白、黑,因此刺激性是决定儿童色彩吸引力大小的决定因素。传统内衣企业则不愿过多开发儿童内衣,误认为这个年龄层的消费需求较小,而实际上是内衣企业对这个年龄层的色彩与消费特点缺乏了解,一般都以成人的眼光和喜好开发内衣,结果多以失败而告终。在市场细分日益精细的今天,只有实行差异化竞争才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