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家纺协会工作总结

  2007年家纺协会工作

  2007年家纺协会围绕创新、品牌、协同、文化、危机“十字方针”,重点从“冷产能热科技;冷加工 热品牌;冷高耗 热节约;冷同质 热创新;冷摩擦 热和谐”五个方面,引导企业发展。在加强行业间交流、开拓国内外市场及加强行业基础建设等各个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把握机遇 引领行业健康发展

  1、召开了四届二次副会长工作会议,加强协同与交流

  3月,协会在北京召开了四届二次副会长工作会议。家纺协会经2005年换届后,现有共32位副会长,这些副会长大部分是行业龙头企业负责人,他们企业发展的好坏将直接对整个行业造成影响。家纺协会通过副会长会议的形式,引导这些企业进行自主创新,从而起到引领整个行业健康发展的作用。会上,除了总结2006年协会工作、分析行业经济形势、部署2007年协会工作重点外,协会特意邀请了国家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受理处专家王珺、银河证券研究中心副主任吴祖尧、美国加州大学教授吴霁虹分别就:“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2007中国证券市场”、“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全球贸易的影响”等主题作了专题报告。通过交流学习,与会代表普遍反映受益匪浅,一方面了解了宏观经济发展现状,在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及态势上可以更准确、更及时。另一方面,也加强了行业企业的协同,共同发展。

  2、召开首届全球家纺协会会长圆桌会议,探索中外合作新模式

  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外家纺业的合作与共赢发展,首届“愉悦·全球家纺协会会长家纺圆桌会议”于 “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及辅料博览会”期间在上海隆重举办。会议主题“合作共赢、知识产权、环境友好”。旨在促进中国家纺行业与世界家纺行业的交流,加深国内企业对国际市场的了解,促进家纺行业的全面发展。德国、法国、瑞士、奥地利、西班牙、印度、孟加拉、埃及家纺行业协会的代表参加了该次会议。中国家纺协会希望能够通过圆桌会议这种全新的形式,为各国家纺行业提供一个畅所欲言的平台,从而促进全球家纺业更深层次的交流,探寻出更多的合作模式,最终实现全球家纺行业的合作共赢。2007年的圆桌会议开了一个好头,各方反响较好。


  二、关注质量 倡导企业社会责任感

  1、召开记者见面会 引领毛巾健康消费

  3月,协会就有关电视台、媒体对劣质毛巾进行了报道,协会抓住机遇,变问题为发展的契机,及时召开记者见面会,并邀请11家 “中国名牌”毛巾企业:孚日、亚光、喜盈门、洁丽雅、双灯、喜鹊、金号、大东、云涛、康乃馨、海狮参加会议。 会上11家中国名牌毛巾企业发出了“维护消费者权益 履行社会责任”的倡议。倡议毛巾行业全体生产企业以人为本,加强社会责任,树立为消费者负责的生产理念,坚决执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倡议书表达了这些企业愿意尽到龙头企业的责任和义务,在规范行业发展、加强监督力度,维护消费者权益上起到表率作用。

  2、参与河北省家纺行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系列主题活  

  4月,协会参加了河北省家用纺织品行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系列主题活动。家用纺织品是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纺织品门类,其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消费者身体健康,为消费者提供环保健康的家用纺织产品是生产企业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河北是家纺生产大省,绝大部分产品符合国家标准,但河北大部分家纺产品以中低档为主,已不适应未来市场的发展需求,加之毛巾行业日前被曝出质量低劣的新闻,不仅为河北家纺企业敲响了警钟,更是要求企业必须科学组织生产。会议代表反应,这些活动非常符合当前行业发展要求,非常及时和必要。

  三、召开企业品牌交流会,引导行业提高品牌贡献率

   4月协会在山东菏泽召开了全国纺织床品企业品牌与发展现场交流会,会上,杨东辉会长、中国纺织工业协会CSC9000T社会责任推广办公室副主任闫岩、江苏堂皇集团董事长荆玉堂、烟台北方家纺公司副总经理唐正才等分别从中国家纺产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分析、床品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如何实现差异化竞争等不同方面对床品企业的品牌与发展问题进行了交流。通过这次会议,与会代表进一步认识到,要创品牌,企业要不断征服自我,不断创新,超越自我,在实施差异化竞争方面走好自己的路。

  四、关注创新 创立流行趋势研究与应用机制 参与创意展

   为研究中国家纺流行趋势,建立中国家纺产业全新的色彩理念,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2007年成立了中国家纺流行趋势研究与推广工作室,聘请了5位行业中的权威专家,组成家纺流行趋势指导委员会,在坚持本土特色的前提下,吸纳国际流行趋势,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家纺色彩趋势。6月,授牌仪式在叠石桥国际家纺城举行,中国家纺协会把全国首个家纺流行趋势推广基地放在海门叠石桥市场,旨在提高叠石桥地区的家纺设计水平、创意水平,引领中国家纺业发展。

  协会还组织家纺企业参与了中国纺织工业协会首次在上海浦东展览馆举办的“07时尚创意空间”主题展,向世人展示了人们的生活文化。在大家纺时代,用创新提升设计、引导流行,用充满激情的原创构想,将整个行业的创新理念扩展到一个更高更宽阔的平台,真正体现出家纺设计的多维创新和扩展性。


  五、借助展会 积极搭建开拓国内外市场平台

  1、搭建平台,做强做大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博览会

  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主办,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中国国际贸促会纺织行业分会、法兰克福展览(香港)有限公司共同承办,一年一度的亚洲最盛大、最重要的家用纺织品盛会——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及辅料博览会于8月底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

  十三届家纺展共有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800余家展商参加,展会面积达到88000平方米。家纺展正日益彰显其品牌影响力。我们还自觉控制展位规模,优化展品结构,提高品牌企业和最终产品参展比例,提高观众质量,通过不断完善展会服务细节,力争把展会进一步做强。

  2、组团参加法兰克福家纺展

  2008法兰克福家用及室内纺织品展览会于2008年1月在德国法兰克福顺利召开。来自65个国家的2844家参展商参加了本届展会,家纺协会和纺织贸促会也组织了国内24家企业参加了此次展会,参展企业都作了充分的准备,展品整体形象突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3、立足青海藏毯展 支持西部地区和民族产业发展

  3月,协会作为主办方之一2007青海藏毯国际展览会在西宁开展。作为世界手工地毯协会的主推展会之一,本届展会突出了内外贸并举,邀请国内外有实力的批发商参会,参展商品在保持手工地毯专业性传统特色的同时,还辅以机织地毯、名牌窗帘、床上用品等,从而赋予了展会新的特点和内涵。展会共有青海、西藏、河南、山东、新疆、香港地区等国内19个省市区的近百家参展企业,以及来自印度、日本、加拿大、美国、俄罗斯、英国、西班牙、捷克、哈萨克斯坦、奥地利、挪威、乌克兰、科索沃等国内外的客商。该展会对西部家纺产业的发展,开发中亚市场,促进民族地毯行业的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

  4、组团参观EVTEKS展 加强国内外家纺行业交流

  5月,中国家纺协会、中国贸促会纺织分会合作组团赴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参观EVTEKS国际家纺博览会。EVTEKS是国际上比较有影响力的专业展会。参观团对EVTEKS进行了认真考察,并对展会做了综合性评价,认为:EVTEKS的产品绝大部分都是本土品牌产品,有强烈的民族设计风格,具有比较稳定的国际市场空间。

  参观团还对布尔萨布艺市场、伊斯坦布尔家纺商场和布艺市场进行了专业性的考察,团员们普遍反映收获很大,比较土耳其家纺产业,更加明确了自己企业的发展目标。

  5、携手旅游行业协会 共同推广奥运酒店用品

  5月,2007酒店用纺织品推广会活动在京举行。随着奥运会的来临,北京各大酒店、宾馆的扩建装饰工作已进入后期,酒店用纺织用品的供应商也正在寻找奥运商机,开拓销售渠道。为更好地为会员企业服务,中国家纺协会联合北京旅游行业协会共同主办了酒店用纺织品推广会的系列活动,为双方的会员企业搭建交流平台,信息资源共享,建立长期的协同合作关系。

  6、考察国内外家纺市场,做好上下游对接工作

  中国家纺协会为协助企业开拓国内外家纺市场,在6、7两月分别组团完成了合肥、邯郸、黑龙江省的哈尔滨、绥芬河市和东宁县对俄边贸市场以及俄远东地区的海参崴(俄称:符拉迪沃斯托克)和哈巴罗夫斯克等家纺市场的考察,通过实地了解,提高了家纺企业对国内外家纺市场的认识程度,加紧了上下游产业的对接,完善产、销、研为一体的上下游对接工作。

  7、加强区域交流,弘扬地域文化

  (1)一年一度产业集群交流工作会效果明显

  同时面对日趋激烈的国内外竞争环境,中国家纺产业集群将面对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如何依靠创新进行产业升级,建立新型产业集群?一年一度的产业集群交流工作会于12月在南通组织召开。来自全国15个地区的中国家纺名城、特色名镇和产业基地的代表共同交流了新形势下家纺产业集群的升级之路。会上,来自江苏、浙江、山东、青海、新疆等省(市)、自治区的15位产业集群代表介绍了各自产业特色,交流了在发展家纺产业中的经验、教训,以及心得体会和创新举措。并第一次举办了全国家纺产业集群联谊晚会,更进一步加强了各产业集群间的交流,融洽了感情,把气氛推向了高潮。

  (2)根据各产业集群地区情况,策划组织相关活动

    各产业集群地区对于举办活动热情较高,活动形式都以举办相关家纺博览会、家纺节为主。协会就根据各地产业特点,策划组织不同主题的活动,既满足了各地提升产业的需求,又使各地活动形成互补,效果较好。

①举办海宁家纺博览会

  由中国家纺协会和海宁市政府主办的2007海宁·中国家用纺织品博览会于9月初在许村举行。博览会期间,除举行中国家纺协会家纺文化艺术专业委员会高级论坛暨家纺艺术文化创意基地揭牌仪式外,还举办了2007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设计大赛作品展示,第二届中国海宁软装饰造型艺术展示,布艺精品、家纺成品展示,海宁家纺十佳品牌评选、推介等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从各方面大大提升了海宁区域整体效应。

②举办“第五届中国(滨州)国际家纺文化节”

  由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山东省纺织工业办公室和滨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五届中国(滨州)国际家纺文化节”于10月12日至14日在滨州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本届家纺文化节以“时尚与创新”为主题,突出“家纺文化内涵”这一亮点,为家纺企业搭建了良好平台。来自国内外的660家家纺企业参展参赛,布展面积达2.4万平方米,现场参与家纺文化节活动的各界人士达10万余人次。通过五年来的培育,滨州家纺文化节已成为家纺成果的展示平台、家纺新品的竞赛平台、家纺精品的贸易平台、重大项目的合作平台,成为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纺织贸易活动。

 ③中国民族家纺设计大赛唱响南通

  由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和南通市政府共同举办的第二届中国民族家用纺织品设计大赛,受到了全国家纺行业的高度关注。组委会共收到包括来自澳大利亚、美国及国内设计师的参赛实物作品712幅、花样设计稿1472幅,其中南通市有112企业的414幅实物作品和370幅花样设计稿参加了比赛。最终143幅作品脱颖而出,在本次设计大赛中获奖。民族家纺设计大赛在南通的举办,为推动南通家纺产业实施品牌战略,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家纺设计能力提升,打造南通家纺新的核心竞争力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六、保护非物质遗产 传承家纺文化 

  1、成立“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家纺艺术文化专业委员会”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经民政部批准,“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家纺艺术文化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 “家纺艺术文化专业委员会”将发挥组织、协调、管理、服务的作用,联合各地组织、学院、家纺企业和家纺设计师,整合全国各民族各地区的家纺文化组织的资源,深入挖掘研究,宣传2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特色工艺、作品和代表人物。全面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保护方针,以加强行业内外对家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与了解,真正起到保护,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

  2、《中华锦绣》正式更名为《中国家纺文化典藏》

  4月,《中华锦绣》主编工作会议在杭召开,《中华锦绣》目前已列入新闻出版总署的“十一五”期间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杨东辉会长、中国纺织出版社社长李陵申、中国家纺网总裁沈国健等出席了会议。会上各位主编以及责任编辑,对《中华锦绣》编辑工作的进展情况做了相应的汇报。会议对图书的文风、格式、容量每部分的内容做出了决定。为突出家纺文化特色,该书正式在此会上更名为《中国家纺文化典藏》,主要划分为家纺文化源流、家纺地域特色、家纺经典工艺、家纺现代设计四个板块。预计该书将于2008年出版发行。

  3、中国家纺艺术中心正式落成。

  由家纺协会发起、江苏东星投资集团兴建的“中国家纺艺术中心”已经完工。建成后的中心集产品展示交易、传统制造技艺演示传播、民间工艺历史文化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于一体,集中陈列和演示26项家纺传统技艺和产品。

  七、加强培训 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1、家纺设计师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

①今年与纺织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联合举办家纺设计师考评员培训班一期,14人获得考评员证书。

②南通家纺设计师培训基地4月初举办了开学典礼。通过400和200学时的学习,初、中级家纺设计师培训班分别于10月、11月结束,其中18人取得中级家纺设计师职业资格证书,9人取得初级家纺设计师职业资格证书,这是我国家纺行业首批通过培训考试取得职业资格的家纺设计师。

  2、建立“家纺设计人才榜”

  为进一步做好家纺设计人才资源有效开发、利用、整合、储备工作,积极推进家纺设计人才战略的实施,更好地为家纺企业提供服务,成就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事业的发展,7月份,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设计师分会决定,建立“家纺设计人才榜”。并按照不同的专业,把入选家纺设计人才榜的设计人员分为若干组。组成:专家指导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流行趋势研究委员会、专家评审委员会、产品创新指导委员会等。根据我国家纺行业发展的需要,围绕家纺产品加工、营销、大赛评比、职业培训、流行趋势发布、业务咨询、现场指导、产品推介、项目论证等为家纺行业及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3、成功举办2007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设计大赛

  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设计大赛已走过五年的历程。2007年设计大赛共收到参赛作品1343套、16275件,参赛院校31家,参赛作品不仅包含床上用品,还有窗帘,地毯,台灯,餐具等一系列的家居配饰。家纺设计大赛真正做到了质的飞跃并见证了家纺市场五年的巨大变化,也培育和储备了一批新型的设计人才。

  2007大赛,为了更好的推动参赛者的积极性,扩大对于消费市场的影响力度,还在中国家纺网上举办了设计大赛的网上评比活动,依据最后网上的投票决出优胜者。同时为了中国家纺行业整体设计水平的共同提高、共同构筑中国家纺辉煌腾飞的梦想,由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与新疆服装(服饰)行业协会、新疆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共同举办的“中国家纺筑梦行动――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设计大赛新疆巡回交流展”于建国58周年前夕(9月底)在新疆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举办。

  4、开展全国技术比武,提升行业职工素质

  家纺协会为促进家用纺织品毛巾行业的发展和职工职业技能水平的提高,进一步激发广大职工学知识、学技术的热情,推动全行业群众性练兵活动的开展,特联合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纺织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联合举办了“2007年全国家用纺织品行业织布工(毛巾织机)职业技能大赛”。

  (1)出版《毛巾织布工培训教材》

  为了促进毛巾工业的产品升级,提高行业的创新研发能力,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自2006年6月起组织山东潍坊职业技术学院和各相关毛巾企业共同编写毛巾织布工培训材料。通过一年来各位专家的积极支持与配合,培训教材《家用纺织品行业毛巾织布工操作指导》一书已由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

  本书作为全国家用纺织品行业织布工(毛巾织机)职业技能大赛操作指定用书,不仅填补了长期以来市场上毛巾织布工操作培训材料的空白,同时可作为职业技术学校纺织工程专业的参考书,为广大职业院校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教学依据,也为本次技术比武提供了理论依据。

  (2)举办全国家纺织布工教练员培训班

  为做好“2007年全国家用纺织品行业织布工(毛巾织机)职业技能大赛”培训以及裁判员选拔工作,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举办了三期全国毛巾企业织布工教练员培训班。共培训教练54人。通过对培训教材应知和应会的学习,参会人员不仅加强了理论知识的了解,更通过对操作方法和考核标准的学习及在实际机台上亲身操作,统一了大赛实际操作中的目光判断、起止点设置等一系列问题,为各省做好初赛培训工作奠定了基础。有54人获得了考评员证书。

   (3)举办全国家纺织布工职业技能大赛

  全国家纺织布工职业技能大赛自2007年5月发出倡议以来,山东、上海、浙江、江苏、河北、福建、安徽等省市积极开展预赛活动,各地企业热情高涨,报名踊跃。各参赛企业都纷纷借助全国毛巾织布挡车工职业技能大赛的东风,在企业内部掀起了“苦练基本功,提高操作水平”的技术比武、劳动竞赛和培训热潮,大家比技能、比产值、比效率,一场轰轰烈烈的群众性技术练兵活动在全国毛巾企业中陆续展开。经过层层选拔和淘汰,孚日杯“2007年全国家用纺织品行业织布工(毛巾织机)职业技能大赛”总决赛于11月7日至10日在孚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隆重举行。经过激烈角逐,选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最后主办单位对成绩优异的选手,分别授予了“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全国纺织技术能手”、“全国家纺行业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大赛总裁判长孙小平还获得了“2007全国职业技能竞赛优秀裁判员”的荣誉称号 

  回顾2007年,中国家纺协会在为行业发展、行业自律、企业服务方面做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您也许感兴趣
家纺品牌
业界动态
创业指导
经营宝典
个人消费
家纺网   |   切换至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