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新型工业化“快步走” 经济活力显现

  2007年以来,通州着力转变工业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做到传统产业品牌化、主导产业高端化、新型产业规模化,工业经济活力显现。

    通州市倾力打造传统家纺产业区域品牌,去年底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家纺协会授予“中国家纺名城”称号。今年,通州市组建了南通州家纺品牌联盟。蓝丝羽、宝缦、紫罗兰等家纺领军企业已获得“江苏名牌产品”、“中国最具影响力品牌”、“国家免检产品”等殊荣,力争未来两年内获得“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

    高新技术产业占比提升。今年上半年,通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产值超过112亿元,同比增长48.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4.5%,比2007年提高两个百分点。

    大企业(集团)培育成效明显。通州对培育大企业(集团)提出了3年奋斗目标,明确了政策扶持措施。上半年,全市178家亿元企业实现工业产值259.6亿元,同比增长24.7%,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58.9%;产值超亿元的企业达63家、超5亿元的企业8家。

    新型优势产业强势崛起。通州市依托沿江岸线资源,抓住国际船舶产业向国内转移的机遇,在西部沿江打造船舶钢结构核心区。近两年来,通州市船舶钢结构产业发展迅猛,全市现有各类船舶钢结构生产企业100多家。上半年,全市船舶及配套钢结构产业完成产值40.12亿元,同比增长94%;完成造船工作量16.1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58%。

    重大项目投入结构优化。上半年,通州在建重大项目173个,其中一类项目103个、二类项目68个、三类项目2个。新开工项目94个,已竣工2个,计划总投资87.1亿元。东源、通达、虹波风电、小泉机电、综艺太阳能光伏等国家鼓励类新能源项目的建设,进一步优化了投资结构。

 

您也许感兴趣
家纺品牌
业界动态
创业指导
经营宝典
个人消费
家纺网   |   切换至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