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中国面料设计大赛评委寄语

 

    将创意设计注入产业,让产业实现价值提升

    2008 Fabrics China-中国国际面料设计大赛上传动的,不仅仅是创意迸发的激情和灵感闪现的美丽,还有各位评委启发的深层思考和对未来产品创新的殷切希望。创意是企业实现价值创新的关键,创意思维激发创新成果是企业最终实现价值的源动力,自主创新意识的普遍缺乏已经成为制约纺织企业发展的瓶颈,创新创意与市场相结合是纺织行业整体升级的必由之路。这是专家评委共同传递出的一致见解,也是此次大赛要传达的主要信息。

    李斌红  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副主任

    入围的产品都是有市场的产品

    2008年中国国际面料设计大赛的参赛作品,不论是新技术的应用、新材料的采用,还是花型、印花等方面创意构思,都紧紧抓住了市场的需求。这是此次大赛大部分评委的共识。所以我对这次大赛作品的概括是,能够入围的产品都是有市场的。

    面料设计是依托设计者的知识经验和所感受的视觉,通过材料、结构、形态、色彩以及表面装饰等创新使得产品获得新的品质,它是一种在生产力条件下实现的技术美。这次的入围作品体现了纺织企业在面料研发时感性工程的设计有所提高,但感性与理性并举还有待加强。某种程度上说,面料设计达到感性、理性并存,需要面料设计师投入对生活的观察,需要投入对消费者和职业的热情,在这个热情下激发出创意,同时它也需要理性来规范你的创意,也就是说质量、功能、设计。与此同时,某种程度上它又可以通过一个具体的形式来显示,就是说你在设计之前把手感、外观、功能这些消费者的需求考虑进来,再考虑原料、克重、组织等等这些技术参数。对于这两者,我们的产品还有待练内功,也是今后我们面料创意设计努力的方向。

    张玮 中国纺织信息中心产业发展部主任 《国际纺织品流行趋势》杂志主编

    创新创意是唯一通向光明的路

    创新是条艰难的路,但又是非走不可的路。在提升创新创意能力上,企业可以做许多工作。首先,在思想层面上,企业要具备开放式的思维,特别是当地一些领头羊企业,一定要有创新创意的意识。其次要积极参与到有利于创新的各项活动中,还可以通过与创新服务企业的深入合作,培育提升自己的创新创意能力。再有,要培育全面了解纺织品工艺、美术设计并和市场紧密结合的设计师队伍。创新创意这条路也许走的人还不多,但却是惟一通向光明的路。只有大家都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创新创意上,形成一种创新创意的氛围,这样离纺织创意中心就不远了。

    希望此次中国国际面料设计大赛能够为绍兴县打造纺织创意产业带来促进作用,也希望广大纺织企业积极参与并从中获得启发,大力打造自己的研发队伍,培养自己的设计创意人才。

    斋藤光雄七匹狼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服装设计总监

    创新必须与市场结合

    面料的创意也好,创新也罢,都必须和市场相结合,否则永远停留在虚幻的概念上。作品和产品是两个概念,产品更多意义上是一种满足消费者的商品,只有该产品被市场和消费者认可,它才是成功的产品。因此,面料设计师在创新时必须考虑到市场需求,必须符合消费者的口味才行。这次参赛作品的美术功底不错,但是和市场前沿的结合还需进一步加强,这也是目前国内面料设计的一个弱点。

    中国轻纺城要打造国际性纺织创意中心,同样需要和市场结合,必须先要有一个明确的定位。柯桥有很好的产业基础,以后是要成为中国的米兰,一个象征高档、引领时尚潮流的面料地,还是一个依然面向大众的市场?如果要成为一个专做高档面料的地方,那么邀请法国、意大利等设计师到柯桥“安家落户”很有必要;如果成为专做面向大众的面料供应基地,那么面料企业在创新时,考虑普通消费者的需求就成为首要目标。无论政府引导发展方向,还是企业更好迎合市场,都必须和市场结合,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定位,那样中国轻纺城才能越走越顺。

    王歆  欧图国际(Otto International)面料开发经理

    中国纺织品设计师创造梦想的舞台

    作为一个曾经的面料设计师来讲,担任此次大赛的评委,我的感触也许和别人更不一样吧。年轻时候的我也曾带着自己的作品去交稿参赛,同时交进去的还有一个设计师的光荣梦想。而正是得益于做面料设计师所拥有的经验,使我能更容易领会国际客户的意图和要求。

    此次大赛的参赛作品靠原料做文章的新型面料比较多,靠后整理做出出跳的品种较少,设计师对面料流行色的把握不够注重,作品感觉不抢眼,应充分考虑颜色、设计、规格和后整理各个环节。总体说来潮流性不是很强,能看到很多COPY的元素在里面,东华大学几个学生的设计给我留下了很深印象,希望设计者在做设计的同时多考虑实用性,推出性价比比较高的面料给大家。不过还是很高兴能感觉到这两年国产面料的水平整体提高比较大,特别是在COPY国外面料的能力上。

    这次大赛对于推动纺织服装行业发展,进一步提高国内面料工厂的自主创新意识和水平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对服装买家而言,也可以由此了解国内面料生产水平,增大下单机会。Fabrics China-中国国际面料设计大赛是中国纺织品设计师创造梦想的舞台,希望更多有理想、有才华的设计人在这舞台上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朱文  上海杰沃服饰有限公司设计总监

    推崇可以满足客户需求的设计

    中国国际面料设计大赛的评审工作我参加了很多届,明显能感受到参赛作品在不断进步,那些为了参赛而参赛的作品越来越少,参赛作品中可以转化为商品的东西越来越多。我所推崇的设计手法很简单:设计者在设计时多从客户的角度出发,考虑你的设计多大程度可以满足他们的需要。反过来讲就是我推崇可以满足客户需求的设计。

    一个行业的发展和它拥有的人才有关,人才和教育有关。我认为这样的大赛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和成长的机会,可以提高他们的能力。希望大赛在未来可以更加细分,批判的标准制定得更加到位,给参加比赛的人指明一条正确的成功之路。


    张立伟   上海地素(Dazzle)商贸有限公司品牌经理

    连接创意与产业的纽带

    中国国际面料设计大赛作为纺织行业的权威评审活动,吸引了国内最优秀的企业和设计师参与。在这里,企业的品牌实力和形象得到了有效的呈现和提升,一方面展现了企业的研发水平,另一方面也将会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商机。

    面料作品相较往届而言,在实用性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而对于花样作品,我希望能有更多的家纺系列作品出现,能有更多的院校参加,希望学生和企业设计师多关注市场以及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在设计上做好准确定位。同时我也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关注环保问题,体现了纺织行业对人文环境的重视,这是令人欣喜的。

    我认为大赛是一个连接创意与产业的纽带,将会不断挖掘出更多具有创新实力和潜力的优秀企业和设计人才,促进企业的产品创新、价值创新,带动整个行业的整体上升。

    潘申洪   美商菲力士泛优逊远东有限公司  面料经理

    创意创造价值

    大赛对于企业从理念到实际操作层面树立创新意识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形成了一种企业间相互学习借鉴的良好氛围。目前纺织行业面临的生存困境,决定了企业必须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道路,力争在行业价值链上取得优势,并获得合理的利润才能发展下去。

    此次参评的面料产品品种较多,新型纤维的广泛应用是一大特点。我最为推崇的是一款棉毛混纺的休闲面料,手感软、饱满。建议往后的大赛可以考虑增加“主题”展示环节,比如功能性整理、生态环保概念、特殊手感、光泽等,既具有针对性,也易于快速寻找。花样作品的花型设计略显稚嫩,商用性略差,花型欠自然,颜色组合仍有待提高。这与我们国家整体基础比较弱有一定的关系,仍需进一步的努力。我最为推崇的一款是江南景色作画、水彩般、有层次的印花设计。

    在纺织业,只有有灵气的面料才有生命力,要占据高端市场,必须在创意方面投入更多,创意创造价值。产品设计要与商用价值相结合,多听取下游品牌企业的意见,在产品品质方面多下功夫,才能走出一条光明之路。我希望大赛能够循序渐进地办下去、深入下去。

    徐卫东  美特斯邦威集团设计总监

    打造纺织中国之梦

    较之以往,这次的面料产品更加成熟、 更加地贴近市场了,也变得更潮流了。我推崇的不是具体的手段和手法,而是能够根据市场的趋势适当地运用各类技术手段和设计手法,在面料成份、组织机理、色彩、后处理和成本控制等方面灵活运用的能力。花样作品则出现了一批令人惊喜的年轻人的作品,不但技巧熟练,富于新锐的美感,而且充满了时尚的味道和青春的激情。我最欣赏的是有自己的思想而不失时尚特性和商业价值的设计手法。

    2008 Fabrics China可以说是中国纺织业前进路上的一个灯塔,我希望在未来大赛可以更加的全面 ,更加的细化,更加的时尚化,更加的专业化,打造一个纺织中国之梦。

    隋力培  CHINA  INTEX  SHANGHAI  LTD(上海慕得服饰有限公司) 总经理

    可行性与生产成本要综合考虑  

    我们公司在江浙地区采购的面料比较多,除了法国面料,我们使用最多的是南京、常州、上海的面料,绍兴的并不太多,可能是对其了解不够的缘故。

    但通过这次国际面料设计大赛,我发现绍兴的面料花样其实很丰富,而且比较有特点,只是在可行性和生产成本上,可能还欠考虑。我们很希望今后能与绍兴面料商长期合作,并希望绍兴面料在花样开发和成本控制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

    刘瑞金  上海洲克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

    升级从品质入手

    我们公司需要的主要是运动面料,我们想在柯桥寻找合作伙伴,也派人来接洽过,但最后还是没有找到好的合作伙伴。原因在于我们对面料的要求比较高,绍兴的面料品质不太符合我们的要求。

    其实,不单是绍兴,整个中国目前都是这种情况,中国的面料缺的绝对不是量,而是质。所以,绍兴要想实现产业升级,在未来的中国乃至世界纺织产业中站稳脚跟,必须从面料的品质入手,从面料的自然、环保等方面着手,加大研发和创新力度。

    王府梅  东华大学纺织学院教授、博导

    纺织:大产业有大发展

    大赛的举办对纺织服装行业的意义在于引导开发出高水平的面料。中国面料水平低劣的根源之一是我们的品质评价和管理体系不完善。我们国标和行业标准只考核物理指标和外观疵点,这些是高档面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高档面料的重要特征在于视觉风格、手感、舒适性等服用性能和功能,多半是用人的感官来评价产品的性能。发达国家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探索纺织品服用性能的客观评价方法,在纺织学科下派生出所谓的“感性工学科”,专门研究用人的感官判断的产品性能的物理内涵、评价与测试方法、生产技术等。而我国80年代末90年代初评选毛精纺面料的金银牌产品时,耐磨性还是一项重要考核指标。此后进入市场经济时代,行业和纺织学会自由发展,更加忽略了前瞻研究,国家地方各级都认为纺织工业简单,不用研发投入就可赚取利税,现状是上述历史发展的必然,看来我们必须补上某些“课程”。


    此次参赛面料产品的总体水平不错,我们能看到国产面料水平的稳步提升,甚至让有些评委惊讶真丝半记忆等某些面料竟然产自中国。但是,总体缺乏特别高水平的创新产品,选不出“特等奖”就是例证。花样作品在创意和实用性方面的有机结合值得提倡。

    希望未来大赛的面料按用途分类,这样有利于引导开发,比如分为西服类的正统服装面料、休闲商务装面料、高级太太装面料、假日旅游服面料、靓男靓女服面料、儿童服装面料、床品面料、装饰面料等。不按传统的棉毛丝麻等原料或加工系统分类,原因之一是在多种纤维的混纤时代,按原料分不清楚;更重要的是启发开发设计人员时刻不忘用途,把握流行趋势生产面料,例如西服不流行时期毛精纺面料的生产企业应该拓展休闲商务装和高级太太装等用途,颜色格形、手感、形态风格都应有相应变化,这样可以让开发设计人员在清晰的用途目标导向下进行工作,少做无用功。

    在创新奋进的社会氛围中,聪明智慧的中国人能够做出更多、更好的国际一流纺织品。

    周海东 陶氏纺织纤维事业部高级客户经理

    差异化经营中寻出路

    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是,化纤产业是绍兴纺织业的强项,它不但形成了一个规模巨大的产业集群,而且销售网络也是遍及世界各地。这一传统优势是其他地区很难企及的。
 
    与绍兴化纤企业有长时间合作的人,都会发现绍兴的面料总体品质还算不错,但就是价格竞争太激烈。由于品种单一,大部分企业的面料在技术水平和生产工艺上差不多,他们要想取得竞争优势,也唯有靠打价格战,这种内耗如果持续下去,企业要想取得长足发展,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我觉得绍兴化纤企业的出路,就在于差异化经营。

    具体而言,就是改变面料种类单一的现状,多加入一些混纺,多开发一些其他面料,不要在一种面料上扎堆,要实现品种多元化。当然,这需要过程,要缩短这个过程,最好能与院校合作,借脑出创意。

    要帮助和指引处于行业特殊时期的企业朝创新和自主设计的方向发展和努力,设计大赛是一条非常重要的途径。此次参赛的面料产品在新纤维的应用和组合上有很多新颖的亮点,同时也涌现了大量商业价值较强的花样作品。

    大赛可以说是行业创新的指向标。我希望未来大赛可以在分季(春夏、秋冬)和服装应用分类方面有更多的细分工作,这对于参赛成员和大赛成果的推广应用会有所帮助。

    吴艳 美国棉花公司中国部高级客户经理

    顺应趋势合理布局

    我们是棉纺织品的原料供应商,由于绍兴纺织产品主要以化纤产品为主,我们与绍兴纺织企业的合作并不多。但我们也欣喜地看到,近两年绍兴的棉纺织面料所占的平均比重,已经逐渐由原来的20%上升到现在的40%,有些地方甚至达到了60%。这就意味着,绍兴的纺织业正在朝多元化发展。

    事实上,世界趋势也是如此:人类对绿色面料的需求越来越大,棉纺织业的前景也越来越好,所以,我们也希望今后的绍兴纺织业格局中,棉纺织业占有重要位置。绍兴地近上海,有地缘优势,从事纺织业的人多,有人才优势。我相信经过产业升级,绍兴的纺织产业布局会更加合理,继续保持在中国乃至国际的领先地位,应该不是件难事。

    Allison ChabotPerry Ellis亚太区设计主任

    只有创新才能成就优秀的设计

    大赛对于鼓励中国纺织企业进行创新设计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也使中国在充满挑战的国际市场中长久地保持竞争力。纺织企业需要更多地加强创新,不仅在大赛这一个层面上。

    在我看来,大赛参赛作品中有很多了不起的创新设计,相当激动人心。多种纤维进行的混纺编织是我所推崇的,这也是我一直都在尝试的。

    中国设计院校的这些年轻而富有天分的参赛者打动了我,我认为这里有很多了不起的设计,它们以真正地独特的方式呈现,非常出众。设计的款式丰富,而且用途可以延伸到男装、女装、童装和家居服,这表现出设计者的天分和考虑的周全。

    尽管有许多优秀的设作品,但其中也不乏多年之前的老旧的设计。大赛应该鼓励全体纺织企业从业人员进行新的设计尝试。

    翁文瑾 杜邦TMSorona®大中国区推广主任

    面料品质有待提升

    作为产业链上游的原料供应商,我们常常对面料生产商的销售行情甚至终端企业——服装生产商进行市场调研。结果我们发现,终端大品牌一般多用欧美面料,中国的面料用得很少,即使有,也主要局限于台湾面料。

    从这一点来说,整个中国生产的面料,在品质上可能与国外面料还存在一定差距。绍兴纺织企业生产的面料,也主要以大货为主,同样很难为一些终端大品牌接受。也由于这一点,我们以往与绍兴面料商的合作较少。不过,通过这次面料设计大赛,我们增加了与绍兴企业合作的兴趣,开始与绍兴企业打交道。

    2008 Fabrics China-中国国际面料设计大赛让我们看到了令人欣喜的一面。在参赛作品中,更多独特创意理念的渗透、时尚流行外观的呈现,以及实用性与市场价值的明显提升,都让大家深刻感受到了中国纺织企业的思维在转变,设计人才的成长在加快。尽管这一切离人们所期望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但企业积极参与和响应的姿态已经足矣令人相信希望的所在。

    大赛致力所要达到的目标,不仅在于创意概念的呈现与推广,更在于促进创意向生产力的实质转换,促进专业人才的培养,促进企业创新有效地实践。在中国纺织业持续低迷和充满困惑的2008年,2008 Fabrics China-中国国际面料设计大赛的举办也许能让企业从中获得更多的信心、激励和有益的启示,在创意创造价值的年代,相信中国纺织的未来会因为创新的不断提升而更加美好。


    纺织品的创新创意是充满市场价值的,但目前我国纺织面料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还比较弱。中国国际面料设计大赛首次跳出北京、移师浙江绍兴,是因为绍兴县庞大的纺织产业集群一直以来所付出的努力及提升发展所具备的能力和潜力。纺织品的创新创意是充满市场价值的,但目前我国纺织面料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还比较弱,作为全国纺织重地的绍兴,超前性地提出打造国际性纺织创意中心,非常及时和富有远见,中国国际面料设计大赛能够放在柯桥举行,可以看作是绍兴县纺织业新一轮飞跃的起点。

    绍兴县大力发展纺织创意产业的帷幕正徐徐拉开,中国国际面料设计大赛能够放在绍兴举行,可以看作是绍兴县纺织业新一轮飞跃的起点。而此次中国国际面料设计大赛的举行则是为绍兴县打造纺织创意产业这一目标注入了强劲动力,同时也使身处困境中的广大纺织企业从大赛中得到启发,企业的发展壮大需要倾力打造自己的研发队伍,培养自己的设计创意人才。

    朱文  上海杰沃服饰有限公司设计总监

    推崇可以满足客户需求的设计

    中国国际面料设计大赛的评审工作我参加了很多届,明显能感受到参赛作品在不断进步,那些为了参赛而参赛的作品越来越少,参赛作品中可以转化为商品的东西越来越多。我所推崇的设计手法很简单:设计者在设计时多从客户的角度出发,考虑你的设计多大程度可以满足他们的需要。反过来讲就是我推崇可以满足客户需求的设计。

    一个行业的发展和它拥有的人才有关,人才和教育有关。我认为这样的大赛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和成长的机会,可以提高他们的能力。希望大赛在未来可以更加细分,批判的标准制定得更加到位,给参加比赛的人指明一条正确的成功之路。

    张立伟   上海地素(Dazzle)商贸有限公司品牌经理

    连接创意与产业的纽带

    中国国际面料设计大赛作为纺织行业的权威评审活动,吸引了国内最优秀的企业和设计师参与。在这里,企业的品牌实力和形象得到了有效的呈现和提升,一方面展现了企业的研发水平,另一方面也将会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商机。

    面料作品相较往届而言,在实用性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而对于花样作品,我希望能有更多的家纺系列作品出现,能有更多的院校参加,希望学生和企业设计师多关注市场以及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在设计上做好准确定位。同时我也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关注环保问题,体现了纺织行业对人文环境的重视,这是令人欣喜的。

    我认为大赛是一个连接创意与产业的纽带,将会不断挖掘出更多具有创新实力和潜力的优秀企业和设计人才,促进企业的产品创新、价值创新,带动整个行业的整体上升。

    潘申洪   美商菲力士泛优逊远东有限公司  面料经理

    创意创造价值

    大赛对于企业从理念到实际操作层面树立创新意识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形成了一种企业间相互学习借鉴的良好氛围。目前纺织行业面临的生存困境,决定了企业必须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道路,力争在行业价值链上取得优势,并获得合理的利润才能发展下去。

    此次参评的面料产品品种较多,新型纤维的广泛应用是一大特点。我最为推崇的是一款棉毛混纺的休闲面料,手感软、饱满。建议往后的大赛可以考虑增加“主题”展示环节,比如功能性整理、生态环保概念、特殊手感、光泽等,既具有针对性,也易于快速寻找。花样作品的花型设计略显稚嫩,商用性略差,花型欠自然,颜色组合仍有待提高。这与我们国家整体基础比较弱有一定的关系,仍需进一步的努力。我最为推崇的一款是江南景色作画、水彩般、有层次的印花设计。

    在纺织业,只有有灵气的面料才有生命力,要占据高端市场,必须在创意方面投入更多,创意创造价值。产品设计要与商用价值相结合,多听取下游品牌企业的意见,在产品品质方面多下功夫,才能走出一条光明之路。我希望大赛能够循序渐进地办下去、深入下去。

    徐卫东  美特斯邦威集团设计总监 

    打造纺织中国之梦

    较之以往,这次的面料产品更加成熟、 更加地贴近市场了,也变得更潮流了。我推崇的不是具体的手段和手法,而是能够根据市场的趋势适当地运用各类技术手段和设计手法,在面料成份、组织机理、色彩、后处理和成本控制等方面灵活运用的能力。花样作品则出现了一批令人惊喜的年轻人的作品,不但技巧熟练,富于新锐的美感,而且充满了时尚的味道和青春的激情。我最欣赏的是有自己的思想而不失时尚特性和商业价值的设计手法。

    2008 Fabrics China可以说是中国纺织业前进路上的一个灯塔,我希望在未来大赛可以更加的全面 ,更加的细化,更加的时尚化,更加的专业化,打造一个纺织中国之梦。

    隋力培  CHINA  INTEX  SHANGHAI  LTD(上海慕得服饰有限公司) 总经理

    可行性与生产成本要综合考虑  

    我们公司在江浙地区采购的面料比较多,除了法国面料,我们使用最多的是南京、常州、上海的面料,绍兴的并不太多,可能是对其了解不够的缘故。

    但通过这次国际面料设计大赛,我发现绍兴的面料花样其实很丰富,而且比较有特点,只是在可行性和生产成本上,可能还欠考虑。我们很希望今后能与绍兴面料商长期合作,并希望绍兴面料在花样开发和成本控制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

    刘瑞金  上海洲克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

    升级从品质入手

    我们公司需要的主要是运动面料,我们想在柯桥寻找合作伙伴,也派人来接洽过,但最后还是没有找到好的合作伙伴。原因在于我们对面料的要求比较高,绍兴的面料品质不太符合我们的要求。

    其实,不单是绍兴,整个中国目前都是这种情况,中国的面料缺的绝对不是量,而是质。所以,绍兴要想实现产业升级,在未来的中国乃至世界纺织产业中站稳脚跟,必须从面料的品质入手,从面料的自然、环保等方面着手,加大研发和创新力度。


 

您也许感兴趣
家纺品牌
业界动态
创业指导
经营宝典
个人消费
家纺网   |   切换至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