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企业美国威姆公司营销代表对金丽达印染公司如是评价:“厂区环境一流,产品质量上佳。”
随着生产量的迅速提升,金丽达印染已趋近设计生产能力。金丽达拥有了与传统的家纺生产并驾齐驱的第二条发展之路。
发展的路永无止境
其实,发展印染业,金丽达并无基础。走出如今这一步,就连公司董事长许丽也是始料未及。
2003年,原金丽达工业品有限公司已经发展为家纺界知名、全市瞩目、年销售超亿元的企业,并成为美国威姆公司家纺产品的主要供应商,许丽也因为其传奇般的创业经历引来广泛关注,取得了包括“江苏省人大代表”、中国妇联“九大”代表在内的一系列荣誉。但对于过去的发展业绩,许丽并未满足,她期待着企业在新的层面上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但是,随着金丽达家纺主流产品步入中高档次,其所受到的原料——家纺面料的制约越来越大。随着竞争的加剧,国际市场对家纺产品“小批量、快节奏”的需求日益明显。金丽达产品生产的具体品种依客商要求而定,品类繁多,而且往往时间催得很急,不少印染企业都难以满足金丽达的要求。有一次,许丽为了迅速向国外客商提供合格样品,奔走联系了数家印染企业,均无法按时提供合乎要求的面料,情急之下,不得不狠心在上海市场上高价购买了几十件服装,剪下来作为样品面料。许丽思考着,金丽达必须拥有自己的印染系统,方可迈开更大的步伐。
2003年,许丽与香港伟进公司老总陈先生谈起上述话题,引起陈先生的极大兴趣。几经调研论证,双方商定,共同投资建设印染企业。就这样,金丽达开始了新的创业。
从200万到1.2个亿的突
许丽的算盘是:拥有自己的印染能力,以此提升金丽达家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推动金丽达家纺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更大发展。但进一步的调研论证却让这一设想落了空。
按最初计划,新投资印染企业所需资金大约在2000万元人民币,只需上两只小染缸、一台印花机,但金丽达的目标是生产全棉、弹力中高档面料。其印染生产设施必须具备较高档次,必须瞄准国内最高生产水平。于是,一个新的矛盾摆在了投资双方的面前:要上印染项目就必须加大投资,测算下来要超过亿元。
就在双方犹豫之际,市委、市政府及各相关部门的支持坚定了投资人的信心,土地、规划等一系列问题得到了迅速而妥善的解决。金丽达最终作出了投资2.6亿元,同步推进印染、家纺两条线的计划。印染项目的投入完全按照国内一流标准进行。
2004年4月印染项目正式破土动工,次年10月便投入试运行。厂房严格设计,大车间超过1.5万平方米,从退浆、染色、印花、整理,实行流水作业。
走到这一步,新建成的金丽达印染已经完全跳出了为金丽达家纺配套的范围,它必须独立面对市场,自主闯天下。
“小学生”完成了大学的学
对于家纺市场,金丽达已经如鱼得水,但对于印染市场,还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走在崭新的车间、设备之间,金丽达公司总经理、金丽达印染公司董事长陆富强说:“这是一个大学生的校舍,而我们只是一群刚入校门的小学生。”但他并不气馁,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的创业之中。
二次创业,金丽达人显示出超人一筹的眼界与气魄。公司不惜重金,从浙江、苏南、山东引进了一批高级技术人员。对于心仪的人才,公司主要负责同志都要数度登门拜访邀请。为了迅速提升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公司一方面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培训,另一方面从生活待遇、精神文化上给以人文关怀。
在市场开拓方面,金丽达人没有简单沿袭当初艰苦创业时曾经走过的老路,而是把目光投向大市场,挥洒大手笔。通过积极参加大型商品交易会,迅速融入大市场,在过去的1年多时间里,先后参加了包括巴黎、法兰克福、香港、广交会、华交会在内的10多次国内外大型商品交易会,与海内外一批知名企业建立了业务关系;通过创办网站,向世界展示金丽达风采;通过对苏锡常区域客户地毯式拜访,使金丽达印染强势打入国内印染尖端市场。
到2006年下半年,经过不到一年时间,金丽达印染摆脱了只为本企业服务的困境,逐步与上海仲信集嘉、万新、江苏省纺、舜天、南京丽路等一批知名企业结成稳固的业务关系。2007年,金丽达实现销售9000多万元。
现在,金丽达印染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陆富强表示,2008年,金丽达印染要力争实现销售2.5亿元,纳税过千万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