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在深秋的寒风中,记者走进中国纺织之乡高阳,切身感受金融危机对高阳纺织带来的影响。一纺织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说,金融危机的影响固然影响了出口,但纺织品是人人需要的大众消费品,价格不高,却能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和趣味,只要能抓住国内消费者的心理,内需市场潜力还大得很。
高阳毛巾出口陡降50%
巴比利纺织品有限公司是一家典型的前店后厂经营模式的公司,贺松桥总经理告诉记者,他有近80张织机,有自己的品牌,在高阳县属于规模较大的民营纺织企业,生产中高档毛巾100多个品种,内销和出口数量基本持平,国内市场已遍布所有省市区,出口主要针对泰国、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
金融危机以来,外商进货量明显较少,出口数量由原来占总产量的的50%减少到现在的30%,主要表现在外商采购批量减少,不敢大批量进货,怕因此造成货物积压。针对这种情况,贺经理采取拓宽内销渠道的策略,加大内销比重,同时增加竹纤维、木纤维等新型环保面料的生产,用技术创新赢得更大的市场,在产品花色品种上下功夫。目前,企业仍在正常生产和经营。
河北柏立信家纺有限公司是高阳县一家全部生产出口纺织品的企业,刘俊山董事长告诉记者,他刚从广交会上回来,广交会上来货外商明显减少,他的一些合作伙伴称,由于金融危机,欧美一些国家出现严重的货币贬值,贬值幅度达10-20%,原先正常经营的利润还不能冲抵货币贬值的影响,因此即使选中自己中意的商品也不敢轻易下单,只能视本国的经济发展情况而定。刘俊山企业在广交会上的订单不及去年的一半,虽然现在还在正常的生产,但这是去年的订单,明年是否能够正常生产,还要看明年的经济形势。
市场出货减少三分之一
高阳县纺织商贸城的臧哲辉主任称,高阳县有50多家转运站,高阳纺织产品的外运主要靠这些转运站运输,转运站可以说是高阳纺织的晴雨表。了解高阳纺织的生产和经营情况,最好是看转运站的出货情况。他说,奥运会结束以后,曾有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几乎所有转运站都在高速运转,每天都有大量的货物外运,当时的市场形势一片大好。现在的形势则不容乐观,多数转运站的出货量明显减少。
高阳县嘉信转运站白更善总经理介绍,他们主要经营发往江苏、浙江一带的货物转运,其中尤以义乌、无锡为主,所转运货物内销和出口比例大体相当。今年下半年转运站的出货量与以往相比下降近三分之一,主要是出口受影响。记者在高阳县转运市场了解到,各转运站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出货量下降的情况。
纺织的原材料和纺织品价格都在不同程度地回落,这将会使纺织品市场遇到更大的冲击。
精明商人看到新的机遇
在高阳县,一些规模较小的家庭式纺织厂已经主动选择停产,目的是规避金融危机的风险。小纺织厂停产后,可以等市场形势好转后再继续开工生产。而规模较大的纺织企业则相对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由于是以出口为主导的企业,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选择生产和停产都很困难。
贺松桥认为,金融危机的影响固然影响了出口,但纺织品是人人需要的大众消费品,价格不高,却能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和趣味,只要能抓住国内消费者的心理,内需市场潜力还大得很。
小资料
高阳是闻名遐迩的“纺织之乡”,现拥有纺织企3300家,从业人员16万,纺织业年产值达125亿元,对GDP贡献率达70.6%,规模以上的骨干龙头企业多达50余家”。高阳纺织商贸城年交易额达到35亿元,是目前全国最大的毛巾专业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