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针会:家纺行业迷途与探路

——中针会家纺内销论坛再思考

  2月22日,第91届中针会,几乎所有家纺企业都将目光集中到拓展内销上,同期举办的“家纺营销论坛”将这个话题引向更深层次的思考。与会专家、企业家针锋相对的观点及面红耳赤的辩论,显示出内销市场的运作并没有铁定的法则,大家都在摸索和总结中前行。

探 路

  前来参加内销论坛的有许多行业大牌和领军人物,其中不乏浙江三弘、山东千榕这样的优势企业。他们在外销市场上叱咤了多年,深厚的底蕴与雄厚的资金实力令许多后来者望而生畏,不夸张地说,他们可以用价格杠杆打败任何一个竞争对手。然而,在内销市场的开拓中,他们依然经受了种种挫折,甚至面临迷途。尽管像体形庞大的恐龙那样转身极慢,这些企业还是下定决心,试水内贸市场,并激起了大片涟漪。

  拿三弘来说,出口创汇高达4500万美元的生产规模抵得上一个中档品牌在国内运作多年的成果,但在后来的经营过程中,三弘家纺逐渐意识到拥有品牌的重要性,开始长线布局品牌战略。

  他们深知,企业要想持续发展必须不断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加速推进品牌战略的实施。三弘先后通过了瑞士纺织品认证、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在全国同行中率先采用国际标准来有效提升产品质量。公司生产的飞利弘牌羽绒产品被中国羽绒工业协会授予“羽绒制品信誉保证标志”配挂资格。

  浙江三弘羽毛国际有限公司品牌总监林美玉说,三弘的经验可以总结为四点:第一,在生产经营管理上,改变生产管理思维,扎实做好基础管理工作。第二,在质量控制和成本控制上,加大管理力度,降低管理成本。抓好产品品质控制,推进SAR-ERP系统实施,改善管理氛围,降低管理成本。第三,在业务和产品经营上,抓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坚持走专业化经营道路,争取到2010年实现床上用品世界第一的奋斗目标。第四,在管理模式与机制上,发挥规模化专业生产的优势,同时加大对配套工厂的培育力度,促进产业的良性发展,建立和完善层次清晰的产品结构。

  与三弘不同,山东千榕家纺在拓展内销方面率先进行的是产品结构调整,将主要精力用于开发新产品,以及强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产品中。公司副总裁陈登海说:“去年以来,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国外市场需求大幅下滑,企业效益受到严重影响。面对不利形势,企业积极调整思路,在稳定国外市场的同时将发展目光对准国内市场。”

  据陈登海介绍,目前千榕家纺正在加快企业转产。作为一个有实力的生产企业,千榕的外贸出口产品以高端路线为主,合作伙伴主要为欧美市场的 16个一流零售企业,早已放弃中档以下的贴牌生产。他特别提到,千榕的家纺卫生用品已经打入 43家医院,今年预计可进入 150家医院。

  同千榕相仿,浙江莎鲨家纺也在高端奢华领域做文章,公司总经理王建成说:“莎鲨家纺将秉承‘专业化+精品化’的企业理念,注重研发创新及过硬的产品质量,在不断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过程中保持稳健发展,牢牢地占据中国奢华类家纺品牌的领航地位。”

  “2009年对于莎鲨来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一年,打造进军中国大陆的第一奢华家纺品牌任重而道远。”王建成分析道,“莎鲨国际在中国区域市场特别设立了‘CCC客户关怀中心’,在全国主要城市建立了完善的服务网络和消费者信息平台,实现了与市场终端、消费者的零距离沟通。”

  品牌的战略定位各有不同,相同的是,2009年,大部分企业都进行着艰难探索。



良 策

  在企业家交流经营策略的同时,营销专家纷纷为处在困惑中的家纺企业出谋划策、指点迷津,体现了会议重在“解决问题”的主旨。

  中国纺织产业地产和市场联盟专家顾问、四季汇品牌家纺广场代表王忠教说:“我一向认为没有哪个渠道是企业必须选择的。也就是说,每个企业的发展过程就像人的成长过程一样,有出生期、青春期、成熟期、衰退期。每个渠道是不是都适合这四个阶段?企业有自己的战略选择,每个企业的发展阶段不一样。家纺行业有产业集群的说法,那么,我们做品牌广场或专业市场、做终端的,也可以叫市场集群。商场、超市、购物中心都属于这个集群,除去以生产供应链为主的产业集群,市场集群就是渠道集群,集群内部没有上下级关系,是错位服务与共同发展的关系。小企业先到批发市场或一般专业市场,大点的企业到二线城市或品牌广场,再强的或具备一定实力的企业就进一线城市的购物中心、品牌超市或自己开店。”

  联纵智达咨询公司董事长何慕认为,家纺出口加工企业若想转内销,有四个因素至关重要:第一,老板的企图心。老板要有企图心,有起码的企业抱负和愿景。第二,高度重视智慧资本,要有经验资本的投入。企业不必培养自己的人做国内市场,这条路径99%是失败的,引入现成的人才更现实,这相当于用百八十万元购买了一个成熟的职业经理人多年的经验。第三,注意资源的整合和调度,千万不要一切从头来。第四,要注重体系化的营销建设,而不要依赖打广告。“市场的快速发展让不少做快速消费品的企业产生浮躁情绪,让大家学会了广告红遍天之后坐等收成的经营方式,这样非常不好。”何慕说。

  上海袭人营销公司董事长吴启锋认为,个性化是中小企业突围的最好途径。当下,中国家纺市场缺乏大型企业和特大型企业,多为中小企业。这些企业规模小、资金实力薄弱,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企业必须把产品、营销政策、促销方案等做得有个性,才能闯出自己的天地。

您也许感兴趣
家纺品牌
业界动态
创业指导
经营宝典
个人消费
家纺网   |   切换至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