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通州市川姜镇邀请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南通商贸分院副教授冯志明,为全镇及周边地区的290多家家纺企业老总,讲述“全球金融危机大环境下家纺业的营销战略”。江苏蓝丝羽家用纺织品有限公司董事长俞建辉说:“这个报告对我们很有启发,在紧环境下,政府为企业服务的良苦用心,更加坚
定了我们抵御寒流的信心。”
川姜镇是去年2月新成立的镇,由原川港和姜灶两镇的一些村合并而成,镇内拥有全国最大的家纺面料专业市场、家用纺织品生产基地。去年下半年,国际金融风暴席卷而来,以家纺为主产业的川姜镇同样经受住了考验。今年1至2月,川姜家纺产业实现销售收入5.5亿元,总体上看,依然保持生产正常、从业人员没有减少的好势头。
镇党委书记陈剑俊说:“在危难之时,政府就是要搭建服务平台,让老百姓安安心心过日子、让企业顺顺当当有效益。”
用工难一直困扰着企业的发展。去年11月,川姜镇政府对镇内40家规模企业进行了抽样调查,发现熟练技工的缺口在1500人以上。“当前广东、浙江很多纺织服装企业倒闭,不少熟练技工提前返乡,这正是我们招纳人才的好时机。”川姜镇领导拿定主意后就行动起来。10多天后,由镇党委书记带队,宝缦、美丽华等7家家纺企业联合组队,前往重庆市潼南县招工。潼南县有70万劳动力在外打工,返乡人员达20万人,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纺织缝纫技工。今年1月9日,潼南县召开大会,部署向川姜镇转移劳动力。至2月底,已有1000多人来到川姜镇的企业上班。
中小企业融资难,特别在金融机构对家纺产业心存疑虑之时尤为明显。川姜镇政府率先组建政银企合作沙龙、举办家纺行业发展论坛,搭建企业与金融部门双向沟通的平台。从去年8月政银企合作沙龙成立后,通州金融机构在该镇的信贷投入持续增加,至年末,信贷规模比年初增加3.5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25亿元。川姜镇政府还向市外金融机构推介企业。去年,南通招商银行、浦发银行、交通银行、江苏银行等股份制银行纷纷到该镇选择优质客户,增加信贷规模5000多万元。
自主创新、产业升级是企业摆脱困境的根本出路。但对中小企业来说,好多企业有想法却没办法。川姜镇积极搭建研发成果交易平台,促进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帮助企业建立研发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