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棉航母为什么能够扬帆远航

3月15日,记者来到中国彩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占地180亩的彩棉科技园,走进约有两个足球场大的自动化温室,只见里面长满了半尺高的彩色棉花,绿色系列、棕色系列的棉桃挂满枝头。摘下一朵棉桃,轻轻用手一拉,约30毫米长的纤维柔软如丝,在阳光下闪着淡绿色的光。

  “你手里拿的彩棉,是我们培育出来的绿棉新品种。目前我们已经成功培育了12个彩棉品种,这些新品种占世界的32%,占国内的35.3%。”彩棉集团专家李平福一脸自豪地说。

  “‘天彩'作为中国彩棉第一品牌,带动了中国彩棉业的发展。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唯一实现了从彩棉育种、种植、纺纱到成衣产业化的国家!”

  技术创新领先世界5年

  李平福引导记者来到了育种中心,隔着转基因室透明的大玻璃窗,五颜六色的彩棉标本映入眼帘。“真是太神奇了,棉花还能自然地长出五颜六色!”

  “科技创新作为彩棉产业发展支撑,才使我们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李平福边走边介绍。

  10年前,彩棉集团成功开发出新彩棉1号,填补了我国彩棉的空白。依托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集团重视育种基地建设和新品种培育,形成了一批拥有自主产权的科技成果。

  2000年,投资1.5亿元建成中国彩棉科技园,之后相继建成自动化温室、库尔勒育种基地和阿克苏良种加工厂。

  彩棉集团每年投入2000万元研发资金,与国内知名科研院所进行彩棉新品种研发。近几年来,他们进行了杂交优选改良品种,搭载航天卫星进行优交培育,与中国科学院联合进行转基因研究,成功培育出品质优、产量高、抗逆性强的彩棉新品系列。

  目前,彩棉集团开发出的12个彩棉品种日趋成熟,其生产性品质、工业性品质均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2008年,世界彩棉组织专家经过考察后认为,中国彩棉集团研发技术领先世界5年以上。

  2001年,该集团被国家列为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产业;研发的天然彩色棉新品种选育及其产业化项目,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棕色皮棉及种子被列为自治区高新技术产品。目前,彩棉集团成为我国唯一拥有天然彩棉种子生产许可证和种子经营许可证的企业。

  2008年,获国家标准委员会批准,彩棉集团组建全国天然彩色棉花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会秘书处已落户彩棉集团,填补了我区没有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空白。

  在彩棉集团的引领下,天然彩色棉相关科研、种植技术标准及有关产品质量控制标准,得到广泛应用成为“国标”。 由该集团起草的彩棉产业6大类36个标准中,国家标准8个、行业标准7个、地方标准21个。同时,《纯天然彩棉专用标识》,作为中国第 6 个专用标识即将颁布。

  记者了解到,由于彩棉集团标准化工作的成功展开,中国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全面制定和发布天然彩色棉系列标准的国家。

  实施品牌战略 构建产业“经济圈”

  彩色棉花作为一种新型纺织原料,符合保护生态环境、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潮流。据了解,全球彩棉产量从1992年的5000吨增加到目前的30万吨,增长60多倍。彩棉产业作为国家棉花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入国家“十五”、“十一五”发展规划。

  彩棉集团通过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强化市场主体培育,积极构建彩棉产业“经济圈”。

  2002年,成功打造中国品牌“天彩”,成为自治区成立50多年来第一个中国名牌产品;2008年,该集团喜获“中国驰名商标”殊荣。如今,“天彩”品牌已成为天然彩色棉花的代名词,深受消费者、生产商和经销商的青睐。

  “天彩”系列产品连续6年获得国家“绿色环境标志”认证和“生态纺织品”认证;“天彩”牌天然彩色棉花、棉纱、棉布及其棉制品,连续5年荣获国际环保纺织协会“环保纺织标准100”认证。

  彩棉集团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累计种植彩棉100余万亩,累计生产皮棉约9万吨。到2008年,彩棉集团皮棉产量占全国95%;占世界60%以上。彩棉集团拥有中国最大的彩棉基地,是世界天然彩棉主要供应商。今年1月,该集团成立种植管理公司,将从源头抓起,保证彩棉质量。

  记者在彩棉集团陈列室看到,“天彩”牌系列产品涉及天然彩色棉籽、彩色皮棉、彩棉纱、彩棉布、彩棉服装、家纺产品等九大类1200个品种。

  搭乘“中非棉业”航母出海争锋

  新年伊始,一条从北京传来的消息令彩棉人振奋:由彩棉集团与中非发展基金等投资方共同发起筹建的中非棉业发展有限公司即将成立。

  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国内棉花市场开始走低,如何走出困境?彩棉人将目光盯向了海外,高瞻远瞩地提出“走出去”发展战略,开拓国外市场,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2008年3月,非洲马拉维总统访华时,向中国政府提出了由中国企业在马拉维建设棉花加工企业的愿望。

  抓住这一机遇,彩棉集团先是对马拉维国内投资环境和农业优势进行调查研究,然后主动提出与中非发展基金、青岛瑞昌棉业公司和青岛汇富纺织有限公司共同发起筹建中非棉业发展有限公司,在中非马拉维、赞比亚、莫桑比克等国实施棉花项目。

  与此同时,中国彩棉集团作为项目实施的主要载体,中非发展基金作为国家资金对非投资的平台,决定在莫桑比克新建轧花厂、纺纱厂,在马拉维投资建设轧花厂、榨油厂和种子公司。

  早在3年前,国家商务部为了鼓励企业“走出去”,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彩棉集团力争后获100万美元配额资金,使彩棉制品首次进入欧洲和东南亚。去年乌洽会上,该集团分别与巴基斯坦、印度签订了价值2亿元人民币、出口4000吨彩色棉纱供货合同,到今年3月中旬,已出口近百吨。

  采访进入尾声时,正在跑市场的副总裁于万春通过电话告诉记者:“今年,国外彩棉市场需求明显增加,已经有德国、日本和欧盟等客商上门求货了,彩棉海外市场首迎开门红!”

  "2009年,集团力争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净利润4000万元。发挥集团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的作用,争取国家金融信贷、税收等方面的支持。去年已争取国家项目资金3200万元。今年,我们抓住国家扩大内需保增长的历史机遇,又申请立项4个项目,总投资4500万元,推动企业朝着可持续发展目标迈进。”3月17日,该集团董事长赵小林说起今年工作,信心十足。

您也许感兴趣
家纺品牌
业界动态
创业指导
经营宝典
个人消费
家纺网   |   切换至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