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质监部门的帮助下,我们建立了完整的购销台账,绝对不会进没有产品检验报告的不合格棉纱。”面对河北省质监局局长宋振华的询问,河北高阳县尚家柳村金燕毛巾厂负责人邓亚辉回答道。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波及了金燕毛巾厂。“生意比以前难做多了。但通过这次整治,我们有了提高质量的压力和动力。”邓亚辉说。他的桌子上放着3个盒子和3个账本。3个盒子上分别写着“质量管理、资质证照、进货验收”。他不好意思地说:“这些都是县质监局的工作人员帮我建立起来的。”3个账本分别是原辅材料进货登记台账、生产加工台账、销售台账。“有了台账,不管哪个批次出现问题,我都能快速查出从哪里进的货,卖到哪里去了。”
在帮助企业建立台账,坚决遏制劣质棉纱进入生产流通领域的同时,高阳县质监局还花大力气,督促企业规范产品标识标注,建立索证索票制度。
据高阳县质监局局长张建军介绍,开展整治活动以来,该局对辖区内所有毛巾生产加工单位开展了拉网清查,要求每家每户的小作坊都要建立档案,并逐级分工负责,把每个乡镇、村、户都落实到相关责任人。
如今,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很多企业主动进行生产设备的升级改造,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龙头企业三利集团从2007年以来陆续投资2000多万元,购进100多台剑杆织机。
河北瑞春纺织有限公司车间主任张建社说,公司今年刚刚建了新厂房,淘汰了旧设备,购进了64台国内先进的剑杆织机,“剑杆织机是电子控制的,一旦线头断了,机器会自动停止,直到工人接上线头,大大降低了残次品率,效率比老式织机高几倍”。
前不久,省级毛巾制品检验站在高阳县挂牌,全县几百家企业老板自发前往参观。“以前,检测要送到石家庄,今后就方便多了,省时又省力。”一家企业的负责人高兴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