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沙集团3年销量膨胀15倍

  “我们没怎么降价,订单也没怎么减少。”置身机器轰鸣的车间,湖北监利玉沙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唐想林显得一脸平静。2006年组建的玉沙集团主业是毛巾系列产品,并且全部出口。当金融危机袭来,唐想林仍然轻松地表示:“去年销售收入达730万美元,今年突破1000万美元问题不大。”
    一条小小的毛巾,玉沙集团能够做出20种不同颜色,而毛巾的花型更是达到上千款。
    从俄罗斯挖出“第一桶金”
    企业成立之初,唐想林听说湖南一家企业把毛巾卖到了俄罗斯,当即决定跟进此项目。2006年底,他付了5000美元租金在俄罗斯布料批发市场租下一个摊位。出人意料的是,不到半天的时间,占据一个半货柜的货品就销售一空。唐想林掰着手指头算了算,一条毛巾可以卖到60多卢布,折合人民币20多元,利润高达20%到30%。这么好的生意为什么不做?经过一番角逐,湖南的企业败下阵来,玉沙的产品最终占据了俄罗斯毛巾市场近15%的市场份额。
    唐想林分析,俄罗斯人对赠送毛巾情有独钟。他们酷爱户外休闲运动,因此沙滩巾、浴巾的使用量非常大,而且多是一次性使用。新年对于俄罗斯人来说是最盛大的节日,因此在节日前的一个月里,俄罗斯布料批发市场一天的销售额最高能达到100多万卢布,折合人民币数十万元。
    靠特殊“军规”进军美国市场
    一个偶然的机会,唐想林结识了一个美国的毛巾经销商。对方直言曾与国内很多厂家有过不愉快的合作,例如一些厂家把次品混入到正品中。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唐想林定下一条“军规”:在玉沙生产车间,如果工人在次品中发现了正品,不扣钱;反过来,如果在正品中发现了次品,一定会被扣钱。
    在目前的生产条件下,玉沙产品允许有4%的合理残次率。由于对这4%的“残次品”严加控制,玉沙出厂的每一条毛巾都能达到质量要求。经过实地考察,经销商对玉沙集团非常放心,很快下了数十万美元的第一笔订单,由此挑剔的美国市场也终于向玉沙敞开大门。去年,玉沙集团在美国市场的销售额达到200多万美元。
广交会半个展位敲开全球大门
    2007年,企业刚起步,还名不见经传。在中国最大的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上,玉沙连一个展位也没有“捞”到。无奈之下,玉沙集团和一个有摊位的企业商量,租下其半个展位。
    谁也没有想到,这半个展位带来了近乎神奇的效益。此后一年,玉沙马不停蹄地接待了8批来自俄罗斯、西班牙、罗马尼亚、印度、美国的外商考察团,海外订单也随之滚滚而来。尝到甜头后,2008年玉沙在广交会上订下了2个展位;2009年的春季广交会,湖北纺织服装业一共占据8个展台,而玉沙集团一口气订了4个。
2006年,玉沙仅实现销售收入47万美元;2007年销售额迅猛增长了10倍,实现销售收入498万美元;去年的销售收入更是达到730万美元。和2006年相比,销售收入如滚雪球般地膨胀了15倍。眼下,玉沙生产的浴巾、沙滩巾等系列产品70%出口欧美,销售覆盖俄罗斯、日本、美国、希腊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随手“捡”到沿海订单
    “金融危机中也有机会,我们就顺手‘捡’到了一些业务,这是因为一些国内的企业倒闭后留下了市场空间。”唐想林介绍,沿海很多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但不少企业手上的订单还没有做完,因此今年接下了不少“转单”。“去年我们自己的订单都做不完,一般不接‘转单’,今年不一样,转单生意也成了我们的一个利润来源。”据悉,目前广东、江浙、湖南等地的“转单”占到玉沙总业务量的6%左右。
    企业如何能抵抗金融风暴?唐想林认为苦练内功,即抓设计、抓质量,以增强核心竞争力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投入的设计费、制版费要增加产品成本30%,但这个投入是必须的。”唐想林说。 □ 嘉芳

您也许感兴趣
家纺品牌
业界动态
创业指导
经营宝典
个人消费
家纺网   |   切换至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