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罗家纺站在行业领先品牌的对立面,然后在对立面找到自己的“位置”,确立走“大众的时尚”这条路线。随着战略方向的明确,品牌路线越走越深,美罗在家纺市场也有了一定的冲击力。
一、 品牌定位
虽然家纺行业的发展要比服装行业落后将近十年,但中国每年6000亿的大家纺消费市场,近3000亿的床上用品消费额,近万家的家纺生产企业,已经将整个家纺市场变成了竞争的红海。作为一家品牌操作起步比较晚的企业,美罗家纺如何在竞争脱颖而出,品牌定位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把企业当做一艘轮船,那品牌定位就是轮船上的导向标。
如何才能做到在预期客户的头脑中独树一帜呢?定位学之父里斯和特劳特认为要找到行业领先品牌的对立面,然后在这对立面找到自己的“位置”,对家用纺织品行业的领先者罗莱、富安娜、梦洁进行分析, “罗莱们”最强势的地方是“高档的、华贵的”,那么他的反面就是“大众化的,价格实惠的”,接着我们又对行业其他品牌进行了分析,发现很多品牌都是追随着罗莱们的足迹走高档定位的路线,而鲜有品牌走大众化这个定位的,于是在2007年初,美罗正式确定了走“大众的时尚”这条路线。
二、 定位实施
2007年,是美罗全面实施中档定位的一年,也是美罗家纺成立10周年的一年。在这一年中市场品牌格局依然不变,但两极化现象越趋严重。一线品牌继续领跑,一些以大集团为依托的品牌并未如预期那样冲入一线品牌之列。凯盛、水星、黛富妮等二线品牌,出于各自的原因,纷纷提高品牌定位,提升价格,已经越来越接近于一线品牌。各三线品牌纷纷脱离批发市场走向专卖连锁,但由于品牌力不足,管理无方,战略方向不明确,战术手段单一,所以始终扮演着游击队员和市场搅局者的角色,但由于价格便宜,还是对一二线品牌形成了一定的冲击,家纺产品价格越来越透明化。
美罗因为有着较好的市场基础和专业的营销管理团队,2007年下半年的业绩较上一年有大幅度的增长,相对其他三线品牌,美罗在营销策略和终端规范、店务管理及促销等战术手段上有一定的优势,所以对家纺市场形成了一定的冲击。07年美罗的市场布局已基本成型,并且明确了08年的市场策略及工作重点。
三、 初显成效
美罗因为有了明确的战略方向,08年的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果:
市场的开发工作达到了预期的目标,08年度新开专卖店将近70家,签约客户60余家,在重点战略市场江苏、浙江、山东、河北、河南、山西市场取得的成绩更是斐然。在家纺行业一片“冬天来了”的声音中,美罗却始终保持着50%以上的业绩增长率。
在终端形象上紧紧根据品牌定位展开,实行工程设计与施工监理“一店责任制”,确保形象的统一性,始终给消费者以货品丰富,数量充足的感觉。
加强了与客户的沟通,在货品发放、物资制作、物流上做到第一时间确认反馈。
生产上提高生产效率,每天被子产量达到4000多条,普通套件1000多套,做到旺季基本不缺货,08年总产量达到3个亿。质检人员对产品实行全检制度,大大提升了产品质量。
四、 再接再厉
09年,美罗将进一步将定位的优势凸显出来,对品牌进行整合,塑造美罗品牌文化,完善美罗品牌形象。
从核心竞争力→定位→文化→形象→策略是一个递进的过程,也是构成品牌价值的几要素。
产品品种齐全,优势产品突出,从研发到生产周期较短,产品性价比高,这是美罗的核心竞争力,在后续经营过程中该优势将被继续延伸放大;坚定不移的走大众化定位路线;“寻根究源”:对品牌来源、品牌名称及品牌发展的详细阐述,对品牌涵义的深度挖掘,形成公司品牌发展的章程;对品牌标识、VI、平面形象、空间形象重新整合,从视觉上给大家一个全新的形象,着手邀请形象代言人制作并发布广告片;通过各种传播途径及一系列的公关、活动、事件、赞助等手段宣传品牌,提高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