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年来,在原材料价格犹如坐过山车般起起浮浮后,家纺行业又面临金融危机。我市家纺企业的外贸业务较多,受冲击颇大;即使一些企业主走内销路线,但受大环境影响,仍然举步维艰。家纺龙头企业凯盛公司仅有5%的订单来自国外,但金融危机给它带来的消极影响丝毫不弱,今年1至4月份,凯盛的应税销售额较去年同期下降了近3成。但从5月份起,该公司开始止跌回暖,5月、6月应税销售和入库税金环比均有增长。
在家纺产品的原料加工环节,由于现有印染技术的缺陷,再加上部分企业生产水平和质量监管体系参差不齐,供应的原材料大都存在少则5%,多则一二成的次品率,这给下游家纺加工企业的生产效率带来一定影响。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凯盛公司对采购部门制定了面料、辅料合格率的考核指标,从5月份起面料合格率已提升至99.6%;同时他们积极与供货商沟通,将原材料带来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此举受到采购部门员工的一致支持,仅这一项改革每月就为企业节约成本近10万元。
凯盛公司不断完善生产、监管环节的技术、制度,把产品做到最优。为此,他们制定了一系列标准,甚至细化到洗手需要注意的12个步骤。整烫工序对家纺产品的外观影响重大,凯盛公司为这一工序定下了21个步骤——固定、拉平、拼边……整烫工人必须一丝不苟地对待每一个细节,才能确保每件产品的整洁美观。该公司还投入100多万元引进了“OA”管理系统和“ERP”企业资源系统,实现企业信息化管理。在系统中,可以随时监测到每一块布料所处的流程,员工还可以通过系统提出对企业发展好的建议、意见。
最近,凯盛公司还在新员工中开展“月度之星”评选活动,鼓励他们尽快融入凯盛,成为公司的新鲜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