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震泽自古是江南五大桑镇之一,很早就发展丝绸和丝绵被业。手工剥蚕茧拉制丝绵被是传统工艺,将茧放在锅中烧煮,然后捞出茧子,挖去蚕蛹,再用手扯成均匀的绵膜,绷在竹筐之上,层层叠加,至一定厚度后取下晾晒,干后就成一只只洁如冰莹的棉兜。将棉兜均匀地扯成绵片,叠加就做成丝绵被子。
来自中国商务部的统计资料显示,蚕丝被已成为中国丝绸产品的主流。目前震泽镇形成了从养蚕、抽丝、制棉片、翻制及被套、枕套等床上用品生产较为完整的产业链。2008年以来,整个纺织行业呈现低迷状态,但震泽的蚕丝被产业却在真丝绸业内一花独放,实现销售6亿多元。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震泽当地兴办了几家丝绵厂,用机器取代手工剥茧拉丝,蚕丝被生产从家庭式生产发展为规模化生产,逐步步入产业化轨道。2008年是震泽蚕丝被行业品牌突破的年份:“太湖雪”牌蚕丝被产品已成为中央电视台上榜品牌,并获得国际绿色产业协会的认可;“辑里”和“慈云”更是先后获得中国驰名商标,把震泽蚕丝被行业推向了新的高度。
震泽企业家清醒地认识到,蚕丝被行业处于起步阶段,品牌塑造是关键。慈云蚕丝公司董事长沈福珍以制造“贡品”的态度来生产蚕丝被,终于打造出第一个名牌“慈云”,18年来从来没有遇过一次投诉。“山水丝绸”在苏州蚕丝被生产企业中第一家取得进出口经营权,并一举成为蚕丝被外销领头羊。目前,太湖雪、辑里、慈云、山水丝绸等多个品牌已经成为丝绸家纺的知名品牌。
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以蚕丝短纤维与其他纤维混合物为填充物原料生产的被子,也命名为“蚕丝被”,从而使消费者在选购时造成误解,给震泽整个蚕丝被行业带来负面影响。2008年8月,吴江积极申报首家国家级产业集聚区标准化试点,提出震泽蚕丝被同业公会联盟标准《震泽蚕丝被》,在今年5月,《震泽蚕丝被》作为江苏首个联盟标准正式诞生,标准规定了震泽蚕丝被填充物须为100%桑蚕丝。
震泽蚕丝被企业的老总认为,“震泽蚕丝被”联盟标准对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但保障了产品质量,也为企业的产品获取了销售“通行证”,有助于震泽打造蚕丝被行业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