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洲泉蚕丝被迎来“黄金年”

 

  今年,桐乡的蚕茧收购价格创造了历史新高,蚕茧收购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洲泉蚕丝被行业的经济效益。然而,今年蚕丝被的原材料成本虽然大涨,却没有给该行业带来不利影响,相反,今年洲泉蚕丝被供不应求,效益好得出奇,堪称迎来“黄金年”。

  “按理说,成本涨了,产品价格就会相应增长,可能会给产品的销售带来困难,也会降低企业的利润。但是,今年的交易总量以及经济效益却比过去任何一年都要好,真是奇了。”洲泉蚕丝被服行业协会会长陈政毅说。

  为啥今年洲泉蚕丝被效益会出现这样的奇迹?昨天下午,记者来到中国蚕丝被服生产基地――洲泉,寻求答案。

  成本提升效益增加

  据了解,丝绵被絮作为桐乡的传统产业,主要集中在洲泉镇。该产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集养蚕、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相对完整的产业链。目前,全国共有蚕丝被生产企业近千家,而桐乡洲泉一个镇的蚕丝加工企业数量就占据了全国行业总数的17%。洲泉已经成为浙江省出口丝绵的重要产地,丝绵加工也成为桐乡的特色产业之一。2005年,洲泉还被授予“中国蚕丝被服生产基地”这一荣誉称号。

  蚕茧,作为蚕丝被制作的原材料,其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蚕丝被的效益。“今年,蚕茧的收购价格达到1300元每担,比去年涨了30%,创下了蚕茧价格的历史新高。”陈政毅说。然而,原材料成本的大涨,并没有影响到蚕丝被的经济效益,到今年10月底,辖区内注册的170余家丝绵被絮生产企业总体年产值已经达到了10亿元,“原材料成本涨了,我们的产品价格也水涨船高。但是,今年蚕丝被价格大涨,却卖得很俏,交易总量比去年大概递增了20%,经济效益也好过以往任何一年。”

  目前,洲泉的蚕丝被已达到供不应求的状况,很多丝绵被絮加工企业的单子应接不暇。在洲泉天诺家纺有限公司,记者看到其生产车间和仓库内基本没什么囤货,据该厂的老板称,该厂生产的丝绵被早就被抢订一空。

  抱团发挥整体优势

  为啥今年洲泉的蚕丝被行情会出现这么一个奇怪的现象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个是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收入也越来越多,消费能力自然大增。第二个是,我们的蚕丝被原来只是在南方地区盛行,不被北方地区认可和接受。我们通过各种办法打开了北方市场,让更多的北方人接受和认可了我们的丝绵被。”陈政毅说。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去年,在桐乡市工商局的指导下,洲泉成立了蚕丝被服行业协会,采用企业抱团的模式来发挥整体优势。

  “洲泉的丝绵加工企业几乎都是靠家庭小作坊成长起来的,单打独斗式的小作坊生产难以形成规模和气候。资金分散、产品档次低等问题突出,这就难以应对外界形势的变化,严重制约了丝绵被絮业的二次发展。”洲泉镇工商所副所长钟建琦说,“还有品牌意识普遍欠缺,行业组织建设落后致使行业竞争处于无序状态等因素,都制约着丝绵被絮的发展。”

  自去年6月,蚕丝被服行业协会成立后,已有171家企业成员。协会重点做好集体商标申请工作,以高标准的行业准入、统一的对外宣传,打造丝绵被絮产业的整体形象。“这对桐乡丝绵被絮行业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钟建琦说。

  下一步,洲泉提出了创建“嘉兴市蚕丝被服专业商标品牌基地”这一目标,以进一步提升洲泉蚕丝被服产业品牌建设,发展区域品牌经济。

您也许感兴趣
家纺品牌
业界动态
创业指导
经营宝典
个人消费
家纺网   |   切换至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