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丝绸之路集团董事长凌兰芳在自己的博客里写道:“半年来我们每生产一吨生丝,就要亏损两万元。今年以来,几百万元已经没有了。”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对于浙江省内的缫丝企业和丝绸生产企业来说,是一次历史性的考验。
因为蚕茧量的逐年减少,原材料供应紧张的恐慌情绪在2009年下半年开始集中爆发。国内生丝价一路从2008年的14万元一吨涨到了19万元一吨,2009年11月份达到24万元一吨,今年涨到28万元一吨,逼近十多年来的历史最高位。与此同时,作为生丝的主要生产原料干茧,上涨速度比生丝还要快:去年生产一吨真丝所需的干茧价格维持在16万元一吨左右,今年最高被爆炒到了30万元。在丝绸出口形势没有根本性好转的情况下,浙江的缫丝企业和丝绸生产企业成了名副其实的夹心饼干。
和丝绸企业一样为难的还有浙江的纺织企业。从去年10月份开始,国内市场上棉花的价格为13000元/吨左右,至今年5月份,棉花价格涨到了18500元/吨,半年多时间里每吨棉花价格上涨了5500元,涨幅超过42%。南华期货研究所分析师张海说,因为棉花现货趋紧,今年出现了棉花现货比期货还贵的怪现象。
棉花和棉纱价格的大幅上涨,大大压缩了纺织企业的利润空间。而服装和家纺等棉纺织品生产企业的涨价已经初露端倪。秋冬家纺的涨价幅度为2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