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推行家纺产业版权保护

    在中央大力倡导科学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今天,版权保护“南通经验”的典型意义日益凸显。3日起,由中宣部组织、人民日报等9家中央新闻媒体参与的采访团在通,对家纺产业版权保护的做法和成效进行实地采访报道。

  南通家纺产业版权保护是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在全球首个也是迄今为止惟一的版权保护优秀案例示范点调研项目。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南通家纺产业发展迅猛之时,为保护企业在花布花型等方面的版权,引导企业自主创新,我市相继建立了全国第一个镇村级版权管理机构,在家纺市场设立了知识产权审判巡回法庭,形成民事、行政、司法相衔接的知识产权保护体制机制。去年8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专程视察叠石桥国际家纺城,听取版权保护工作汇报,给予高度肯定。本月,国家版权局和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将向全球发布《加强版权保护对中国南通家纺产业发展的影响调研报告》。

  在3日上午举行的南通家纺产业版权保护经验情况通报会上,国家版权局版权管理司司长王自强对版权保护“南通经验”给予高度评价。他说,版权保护“南通经验”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它生动讲述了一个自发、无序、低水平的布坯市场在发展成为自觉、规范、高效的家纺城过程中,版权保护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他表示,宣传推广“南通经验”,对于宣传好中国坚持改革开放的路线,树立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塑造一个诚信、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把版权保护“南通经验”挖掘出来,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省新闻出版(版权)局局长徐毅英介绍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保护优秀案例示范点项目调研情况。她说,版权保护“南通经验”已经成为江苏和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亮点,对进一步提升智力劳动成果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对发展创新型经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将发挥积极示范作用。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小平在通报会上致辞。她说,我市将以此次中央媒体采访为新的契机,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深化版权管理,推动版权保护工作朝着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更好地为南通家纺保驾护航,为中国和世界版权保护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市版权局,通州、海门版权办以及南通家纺城知识产权巡回审判庭、部分企业负责人介绍了南通家纺产业版权保护工作及相关案例。

  此次中央媒体采访团成员有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日报、中新社等,通过深入细致地剖析和采访写成的新闻报道,将由中宣部统一安排集中播发。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周琪等来通参加活动。

您也许感兴趣
家纺品牌
业界动态
创业指导
经营宝典
个人消费
家纺网   |   切换至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