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从企业和院校两个方面来看问题:一方面企业更注重设计的实用和市场,企业的观点是适应市场需要的则是最好的设计;而另一方面院校则是从设计师培养的角度更加注重设计基本功及设计方法的训练,院校的观点是有创意+美+实用的则是最好的设计。从这两个方面看这个问题,我们就能够看得清楚一些了。
这个问题的解决有赖于院校与企业的共同努力。 一方面院校的家纺设计教学不是闭门造车,需要与企业密切合作,形成产学研态势,我个人比较倾向在大学第六学期开始与企业进行合作,比如根据企业需要进行相应的课题性教学,一可以在校企导师的指导之下为企业进行新产品开发设计,二又使学生接触到市场并进行实战性设计训练。当然我个人也反对完全按照企业的要求进行办学,设计教学太过实用功利,则有可能出现另外一种矫枉过正的现象:学生毕业后完全适应企业当前的设计需求,但是几年过后却没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原因在于过于功利的设计训练缺失了对基本能力和创意设计方法的严谨训练,呵呵,关于这点可以后再谈。
另一方面企业也应当主动与院校合作,目前我们的企业一般都比较功利,被市场牵系的跟随性产品设计方式较为普遍,提到设计就是法兰克福云亦云,或者是龙头企业云亦云,而欠缺原创性设计,更不奢谈风格化设计,这或许是中国家纺设计同质化的根源吧。企业与院校合作,一来可以进行设计合作,二来可以与院校共同进行菜单式设计人才培养,三来可以发现和培养企业所需要的设计新人。
这样看来,家纺行业内的校企合作应该成为院校办学和企业进行创新产品设计的一条思路吧! 最后还是要感谢企业设计师的中肯批评!我们的家纺设计水平在这些年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得益于中国家纺协会的前瞻性指导,得益于院校的人才培养,也得益于愈来愈有眼光的家纺企业在设计方面的重视和投入!
随着产业的细化分工及向内地的推移,内地院校参与大赛的作品也愈来愈多了,各院校的参赛作品也呈现出细微的风格化特征,这将进一步地促进中国家纺风格化设计的发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家纺设计格局正在培育中逐步绽放,这正是中国家纺所需要和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