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版权保护推动设计创新

    1987年年初,川港镇志浩村的21户农民凑了1万多元,办起了志浩市场,专门销售各种家纺面料。到1996年的时候,市场已聚集了800多家经营户,规模达到150亩。“可惜好景不长。”据杨文信回忆,“后来,由于品种花色单一,经营户之间经常互相抄袭花样,争执不断,市场秩序非常混乱。同时,广东、山东、浙江等其他省份布料市场也逐渐兴起,本地市场交易量严重萎缩,许多店铺的经营难以为继。”

  痛定思痛,大家开始意识到花型设计和保护的重要性。1997年8月,在南通市版权局的倡导下,志浩市场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农民美术图案设计研究所,聘请来自全国各地的工艺美术设计者,专门从事新花型的设计开发。同年,志浩市场版权管理办公室成立,成为当时全国第一家镇村一级的基层著作权管理机构。

  志浩市场获得了第二次生命。同时,政府也开始从产业规划和布局上谋划家纺产业的新发展。2004年10月28日,总投资35亿元的中国南通家纺城首期工程面料区奠基,2005年底,一期工程竣工并投入使用。

  有了政策的推动和版权制度的保障,志浩市场迅速恢复活力,发展壮大。专门从事花型开发的各类设计室也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一些具有较强实力的公司也纷纷设立自己的工作室。南通市家纺龙头企业金太阳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一家。

  记者在金太阳有限公司二楼展厅看到,3000平方米的展厅里,陈列着上万种面料和花型的产品,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魅力情怀”、“蔷薇传奇”、“水漾春风”、“蒂凡尼的早晨”……每一种花型的面料都有一个美丽的名称。销售部的员工告诉记者:“家纺面料产品要销得好,主要看面料质地和花型。为面料取名,一方面是为了方便查询管理,另一方面也提升了面料的内涵品质。”

  在上万种花型的背后,是一支拥有强大设计能力的团队。“在家纺产品品牌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融入文化创意的力量。”金太阳有限公司企业管理部负责人介绍说,“公司拥有设计研发人员近百名,还成立了专门的花型设计中心。在国际金融危机中,有些公司一蹶不振,我们反而逆势而上,内贸增加了40%,外贸增加了20%,都是因为我们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

  版权保护推动了自主创新。记者来到华润路23号————位于中国南通家纺城内的版权管理办公室。档案室的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了历年版权纠纷的档案文件。杨文信在版权管理办公室已经工作了13年,他说自己见证了市场的发展,“备案登记的印花布版权保护作品从每年几十件增加到目前的上万件,市场的年成交额也从几百万元发展到几百亿元。”

  “如果没有对于花型的保护,市场很难做到繁荣、有序、健康发展。版权保护促进了市场繁荣,促使了家纺产品品种的丰富、质量的提高。”杨文信说。

您也许感兴趣
家纺品牌
业界动态
创业指导
经营宝典
个人消费
家纺网   |   切换至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