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涨跌影响植棉意向

      如今,棉花价格仍旧处于下跌通道中,虽然下跌幅度有所缓和,但下跌走向似乎并没有改变迹象。虽然当前的籽棉收购价格远高于去年,但和前期的最高价相比还是有一定的距离。在籽棉收购尾声,对于明年的棉花种植面积,这些因素导致棉农犹豫不决。据中国棉花协会棉农合作分会于2010年11月对内地12个省市263个县、1700多个定点农户进行的2011年植棉意向情况调查显示,前期棉花价格高涨,棉农种棉积极性提高;后期棉花价格波动加大,棉农陷入两难境地。

      价格涨跌影响植棉意向

      今年棉花价格从上市以来一路攀升,涨幅高于其他农产品。山东、河北等地籽棉收购价格最高升到15元/公斤左右,长江流域各省市棉花价格也涨到了14.2—14.4元/公斤。棉农大多反映棉花价格好,虽受天气条件的影响单产不高,但收益不错,对来年种植棉花积极性较高。11月10日之后,籽棉收购价格出现转折,一周之内下调了2元/公斤左右,棉花交售工作基本停滞。其中长江流域大多棉农即收即卖,但降价之后想卖却无人收,极少数收购者又给价太低,棉农不急用钱一般也不愿出售;黄河流域则是有人收而无人卖,价格高时惜售没卖,价格低就更不出售了。价格的大涨大跌,使棉农比较迷茫。另外,棉花所需的农资价格和劳动力价格上涨,相比其它农产品又费工费时,收购价格和种植成本是明年植棉意向增幅不大的主要原因。

      植棉意向小幅增加

      按照被调查棉农数据加权平均计算,2011年长江流域植棉面积继续增加,预计增幅11.7%;黄河流域棉农积极性不高,预计增幅4.9%。

您也许感兴趣
家纺品牌
业界动态
创业指导
经营宝典
个人消费
家纺网   |   切换至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