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早使用的万能(缝纫)机,一人只管一根针。这种绣花机共有1048个针头,操作这台机器只需一个工人。”车间主任崔永娜自豪地告诉记者。
在“鲁绣之乡”文登,家纺行业正在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我们集团一共引进了61台瑞士产飞梭电脑绣花机,通过对设备升级换代,彻底告别了过去家纺企业的‘人海战术’。”艺达集团党委副书记张鹏超介绍说,2000年前后企业用工达到了高峰,全厂职工近3000人,在一线直接从事生产加工的占90%以上。由于设备落后,加班加点是绣工的家常便饭。而现在,艺达集团文登总部的职工在1000人左右,仅是高峰期的三分之一。而这1000人中,只有少部分在车间一线,大部分从事营销策划、物流仓储、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企业管理工作。
在艺达集团,员工已婚的有房住,未婚的住上了宾馆化管理的公寓。可这么好的条件,由于技术水平提升,工人数量减少,房间闲了一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