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纺名镇——通州川姜镇的家纺产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市场规模、生产能力日益扩大。目前,南通家纺城家纺面料区面积达到33万平方米,入驻商家1700多家、经营的花色品种20多万种、成交量250亿元。2010年,南通家纺城成品市场正式运营,已经入驻商家800多家、经营套件、被子、枕头、靠垫、毯类及家居品等10多大类,产业链由面料向成品发展,成为国内其他同类市场的一级批发市场。
南通家纺城周边集聚着上万家家纺生产制造企业和个体业主,每年从家纺城物流中心运出的家纺产品达100万吨。川姜镇8000亩地的工业园区中,90%的企业从事家纺生产,2010年家纺产业销售突破400亿元。
二是研发、设计水平全国领先。南通家纺城有数十家专业研发、设计机构,从事面料花型设计、成品款式设计、织造工艺设计和印染工艺研究,每年推出的新花型多达2万多种。同时,我镇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和知识产权交易,使得全国各地乃至于世界各地的设计、研发成果能够在家纺城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代表着全国家纺研发最高水平的中国家纺协会产品研发部设在家纺城,使得南通家纺城的创新能力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引领着家纺消费的时尚潮流。
三是打造了知识产权保护“南通经验”。南通家纺城在全国最早设立了市场的版权保护机构---志浩市场版权管理办公室,在全国设立了最早的镇一级知识产权保护机构---川姜镇知识产权管理办公室,将著作权(版权)、商标权、专利权纳入管理服务之中。在家纺城设立了全国最早的知识产权流动法庭——通州区法院知识产权流动法庭。南通家纺市场的知识产权保护成为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重点研究的世界知识产权优秀案例示范点。
四是家纺品牌集聚度全国最高。川姜镇工业园区不仅培养宝缦、蓝丝羽、梦之语、圣夫岛、爱诺等一批中国驰名商标、江苏省名牌,而且吸引了罗莱、北天鹅、北极绒、杉杉、恒源祥、孚日、情定法拉、老裁缝、真爱等国内知名品牌入驻。卡迪•乐鳄鱼、阿郞珠、华伦天奴、金利来等国际品牌也入驻家纺城,还有十多个南通市名牌在家纺城落户。现有二十多个国内影视歌明星为家纺城企业代言。大量品牌企业入驻家纺城,对家纺城知名度的提升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五是产业配套功能基本齐全。直接为家纺城生产、交易、生活配套服务的餐饮、居住、客运、物流、仓储、报关、国际货运代理、翻译、会计、法律、策划、金融、担保、专利、商标、检测、教育、医疗等服务(代理)机构一应齐全。这些条件为“家纺新城”的未来提供了良好的支撑。
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南通家纺城需要提升的空间还很大。从内部层面来说,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忧”:1、一部分企业规模较小,有的还停留在“经营部”的阶段,算是“小作坊”式的生产经营模式,距离“有限公司”的规模还有一定差距;
2、部分企业缺少技改方面的投入,缺少足够的技术创新,他们企业的技术水平相比先进国家要滞后5至10年,导致家纺城企业产品的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3、不少企业的员工来自全国各地,地域文化、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了他们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不少企业主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企业主的素质,更是决定着企业发展的兴衰和未来。
从外部环境来说,也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南通家纺城中现有的第三产业比例较低,主要原因是目前的家纺城以传统家纺产业为主导,并不需要过多的技术研发支撑;同时,收入分配不尽合理,大量消费并不留在本地,而是流向南通、苏州和上海等大中城市。二是劳动力资源不足。家纺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本地的劳动力资源有限,而川姜镇作为小城镇,无论是生活环境还是工资条件,对外来务工者的吸引力都有限。三是网上交易正在逐步成为一种时尚,这对家纺城里绝大多数经营户的“一手交钱,一手拿货”的经营模式是一种潜在的挑战。
总体上看,南通家纺城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已经成熟。为了解决上述的种种“忧”点,构筑更高的发展平台,我们根据南通市通州区委十届十次全会提出的“发展现代家纺产业、建设家纺新城”的要求,围绕城、镇、园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思路和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管理和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的总体要求,委托南通市规划设计院修编了《南通家纺新城总体规划》,并于2010年12月通过了专家论证。
南通家纺新城规划范围为现行的川姜镇镇域,总面积67.41平方公里。本轮规划期限为2011-2050年,共计40年,其中近期规划10年,中期规划10年,远期规划20年。至2050年,南通家纺新城将达到25万人,城市建设用地为30平方公里。规划以中部家纺城为重心,强化与南北两个老镇区的联系,充分放大了南通家纺城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交通优势和自然生态、历史文化等特色,明确了川姜未来的发展方向,拓展了川姜未来的发展空间。
需要强调的是,原来的南通家纺城只能算是一个贸易性的城市,而未来的南通家纺新城将是一个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城市,是一个以家纺生产为主导的“创新型企业集群”,并以商贸物流为依托,重点发展技术培训、工业旅游、房地产市场等现代化的生产型服务业,成为经济社会繁荣、购物旅游发达、居住条件优越、生态环境优美、地域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镇园”一体化的新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