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十大事件牵动行业动向

  关注1 “十二五”开局

  这个五年……

  ——纤维行业布局“十二五”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朱北娜提出,“十二五”时期,棉纺织行业主题将锁定产业调整,持续发展。中国化纤协会会长端小平则提出,“十二五”时期,化纤行业要着力提升综合竞争力,转型升级将成为行业发展主旋律。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会长彭燕丽将“消费促进需求”作为未来5年毛纺织行业发展主题。中国麻纺行业协会会长许吉祥则认为,今后5年行业将致力于从麻纺大国走向强国的转变。中国丝绸协会会长弋辉提出中国丝绸即将迎来新春天。(原文刊于2011年1月4日)

  关注2 “高成本时代”

  高成本阵痛

  从“十二五”开始,中国经济发展全面进入高成本时代。首先是要素成本不断上涨,具体表现在资源能源成本的显著上升。“高成本时代”最直接的含义是企业利润空间越来越窄,而这正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命脉。如果企业利润越来越少,甚至出现大面积亏损,则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无法保证。因此当务之急应是从政府和企业等多个层面,制订出长期并切实可行的应对之策,通过全面的产业升级与国民经济结构调整来应对高成本。(原文刊于2011年3月1日)

  定价权决定成本掌控

  对于以进口原料为主的麻纺行业来说,原料产地在哪儿,定价权就在哪儿,所以亚麻的定价权一般掌握在欧洲亚麻主产区;对于以国产原料为主的丝绸行业来说,产品市场在哪儿,定价权就在哪儿,所以丝绸的定价权则掌握在欧洲、日本等国家或地区。由此可见,无论是原料的定价权,还是产品的定价权,都不在中国。在“高成本时代”的今天,面对定价权的缺乏,我们心里多少有些没底儿。

  关注3 棉花问题

  棉起棉落莫让“神马”成“浮云”

  潮起潮落之间,每吨棉花近2万元的差价瞬间让“神马”都变成了“浮云”。 6月15~16日在辽宁大连举办的2011中国国际棉花会议,因当前“热敏”的棉花问题,让容纳千余人的大连香格里拉酒店会议大厅座无虚席。2008年11月,中国棉花价格指数仅仅是每吨1万多元,不过两年时间就到了3万多。专家认为,将棉花价格推到2万元左右还是在一个合理的区间,但是超出了这一区间,棉花本身的价值就难以控制和体现了。(原文刊于2011年6月21日)

  临储初现托市效应

  棉价将呈稳定走势

  9月15日,中国棉花协会在京召开全国棉花形势分析会,会议达成共识:临时收储政策初现托市效应,新棉价格将呈稳定走势。国家发改委经贸司处长张显斌表示,2011年度国家相关部门将在2010年基础上继续做好棉花市场宏观调控,2010年度国家宏观调控抛售储备棉100万吨,发放配额360万吨,铁路调运及时,市场监管方面也通过中国棉花协会多次发出行业预警。(原文刊于2011年9月20日)

  关注4 产业创新

  学术利器支撑产业创新发展

  10月22日,“2011中国纺织学术年会”在上海松江落幕,达成的共识有:基础研究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多学科多领域融合须加强;人才培养要不拘一格;产学研合作模式待统筹。

  关注5 高新纤维产业化

  中国勇登世界碳纤维神坛

  中国碳纤维发展史永远记录下这一刻——2007年5月3日早6点20分,由我国产业化生产线生产的第一批碳纤维在连云港鹰游纺机有限责任公司成功下线。次年12月3日,我国万吨碳纤维产业化工程的一期项目千吨碳纤维生产线顺利投产。在此过程中,科研技术人员掌握了大量关键技术甚至是世界级的独创技术,申报的12项专利中有4项专利获得国家授权。这标志着我国已经成功实现碳纤维的国产化和产业化,彻底打破了发达国家对我国碳纤维市场的长期垄断地位,一举扭转了我国碳纤维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

  生物科技成就原料替代与过程替代

  生物质纤维及生化原料产业将保持经久不衰的旺盛生命力,其涵盖的宽广领域,能够为各种类型的生产企业、科研院所、信息单位、贸易商等提供具有诱惑力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由于生物质纤维及生化原料在世界范围内还处于起步阶段,考虑到生化技术发展的特点及产业化的现实状况,“十二五”重点还是打好基础、作好引导。综合考虑各方因素,专家认为,应该协调行业优势资源,编写30年科技及产业发展路线图。

  关注6 “原料迷局”

  输入性通胀

  原料涨价的一只黑手

  输入性通货膨胀对国内经济影响的严重程度一般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国际市场价格与国内市场价格之间的差距;开放经济部门在总体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国内政策调整和选择的灵敏程度。一般而言,国际市场价格水平与国内市场价格水平间差距越大、开放部门在总体经济中比重越高、国内政策调整和选择的灵敏度越差,输入性通货膨胀对国内经济的影响也就越严重。

  涨也期货跌也期货

  国际国内过剩的流动性加上国内对房地产市场的政策限制,导致大量游资涌入期货市场投机炒作,使棉价创下百年不遇的新高,并骤然拉升与其密切关联的PTA期货价格以及化纤价格。之后,随着郑商所对期货市场的进一步规范以及新棉花年度将近,投机资本看空未来市场,部分游资撤离或观望,使棉花及PTA期货价格大幅回落。显然,期货的投机与炒作已使棉花和PTA市场价格严重背离了价值,成为市场价格出现大幅波动的主要原因之一,化纤及纺织企业深受其害。

  关注7 纺织大展

  第八届中国国际纺织纱线展

  功能性纱线力拔头筹

  4月2日,作为纺织大展之一、为期3天的第八届中国国际纺织纱线(春夏)展览会在北京圆满落幕,来自9个国家和地区近百家国内外一流企业展示了他们最新的纤维、纱线高新技术成果。今年的春夏纱线展整体水平跃升一个新台阶,一大批功能性、差别化新型纱线以取代传统常规产品的绝对优势成为本届纱线展的主流,充分展现了当今国际纤维、纱线领域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原文刊于2011年4月12日)

  第九届中国国际纺织纱线展

  诠释产业发展潮流

  8月29~31日,中国国际纺织纱线(秋冬)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拉开帷幕,展品囊括行业普遍关注的功能性纤维、差别化纤维、高性能纤维、特种纤维以及新型化学纤维,充分体现了目前纱线研发趋势和大众的消费需求。此外,在此次纱线展上,参展商仍然将目光锁定在展出高品质产品上。而如何将面积不大的展台利用得最佳、如何用夺人眼球的展位设计吸引更多客户,也让各参展商颇费心思。(原文刊于2011年9月6日)

  关注8 新产能新产业

  中国“碳谷”不是梦

  2011年11月18日,我国年产5000吨碳纤维原丝生产线在吉林化纤集团正式投产。当看着一缕缕丝束从喷丝板喷出,经过洗涤、上浆、牵伸形成洁白的碳纤维原丝时,记者脑海中不由地进行着时空穿越——10年、20年之后,也许不用那么长时间,人们也就有了对中国“碳谷”的记忆,而且将这条创造了中国碳纤维原丝产能之最的生产线和生产车间,作为“碳谷”的一个重要标志!(原文刊于2011年11月22日)

  长丝织造:活力四射的产业

  上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桑蚕丝生产受到多重因素影响而萎缩,一些从事茧丝绸生产的企业以及一些棉织企业开始转型生产化纤长丝织物。20多年来,中国长丝织造产业已成长为意气风发的“青年”,浑身散发着无穷的活力。对于中国长丝织造产业的发展现状,新就任中国长丝织造协会会长的中国纺织工业副会长徐文英用“三个最具活力的产业”进行了精辟概述:首先,长丝织造产业是我国纺织工业中最具生长活力的产业之一。其次,长丝织造产业是我国纺织工业中最具市场活力的产业之一。再次,长丝织造产业是我国纺织工业中最具技术活力的产业之一。(原文刊于2011年8月23日)

  关注9 市场需求

  需求不旺成聚酯市场“头号杀手”

  近一两个月,记者听到很多化纤企业反映经营出现困难,产品价格快速下跌,但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9月化纤行业运行主要数据看,情况还比较乐观。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之间存在矛盾,是否说明行业运行拐点已至?造成行情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在重重困难之下,企业如何走上新的发展道路?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近日赶往上海,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聚酯论坛”上寻找答案,发现需求不旺正是当前市场的“头号杀手”。

  羊毛的世界感召力

  去年以来一路高歌猛进的羊毛价格,在纺织原料中一枝独秀。全球羊毛价格的大幅飙升,将羊毛这种天生高贵的纤维原料推至风口浪尖,世界关注度之高,史无前例。如此热敏的羊毛话题,使9月7~8日在南京举办的第23届中国国际毛纺原料交易信息交流会创下历史规模之最,500多名中外羊毛生产商和贸易商、毛纺织企业代表云集南京,其中120多名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乌拉圭等世界羊毛生产大国的嘉宾和贸易商的参与热情,充分印证了中国市场巨大的诱惑力使澳大利亚、新西兰、乌拉圭等世界羊毛生产大国趋之若鹜。

  关注10 入世十年

  入世十年改写中国化纤外贸史

  入世十年,特别是后五年,我国进入加入WTO的后过渡期,各种过渡性保护措施的逐步取消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对我国化纤工业发展的深层次影响逐步显现。2001年加入WTO,前五年(“十五”时期)我国纺织、化纤工业绝对成本优势得到较大释放;后五年(“十一五”时期)创造力机会成本优势逐步提高,国际市场增长空间不断扩大。贸易自由化在增加进口的同时,也为中国产品更多地进入国际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一进一出”的巨大变化真实反映了中国入世对于中国化纤工业以及世界化纤工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您也许感兴趣
家纺品牌
业界动态
创业指导
经营宝典
个人消费
家纺网   |   切换至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