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感官:人性化操作感受
从苹果产品的外形设计来看,以简约时尚、符合现代审美观为主要着眼点。以iphone4为例,它有着现代感极强的流线型外观、流畅简约的设计风格。外形线条极其简单,整个操作界面只有一个home键作为手动控制,其余皆为触屏操作,整个机身的外形给人一种时尚冷酷的现代感。可是当你操作机器的时候,又真切地能感受到其人性化的操作界面和步骤。据称,苹果研发人员在研究机载程序时,以人眼习惯的视觉方向来设计画面弹出的位置。再以电子触摸屏的触点为例,苹果搜集了上万的样本,用以判断多大的面积是最舒服、最好操作的。
因此,不管是何种年龄层的用户,在使用iphone时,都能感受到,其操作体验带来的温暖、亲切和人情味,带给消费者视觉、听觉和触觉上焕然一新的全方位体验。
体验店感官:开放式的购物环境
新颖的产品当然也需要新颖的承载方式传递给消费者。苹果并非为了开店而开店,而是把开店理解为是"一项创造体验的事业",因此能做到令顾客为了购物而来,满怀激动而去。
由于把专卖店理念定位于"为生活添彩",苹果抛弃了传统零售业在店铺设计、选址和员工决策权上的条条框框。在店铺设计上,苹果学习的对象是四季酒店(经验:传统的思维方式只能产生传统的想法,要跳出本行业传统的规范去寻求新的灵感),店铺设计简洁大方。只选用不锈钢、玻璃和斯堪地那维亚地板三种材料做装饰。
以苹果上海旗舰店为例,光线通过透明玻璃房子直接照入地下2000平方米的店铺80台苹果电脑、100部iPod播放器和60部iPhone手机已经启动,等候顾客的体验和试用。店铺充分利用了阳光与空间,以一种开放的姿态迎接顾客,顾客也会很自然地对产品进行体验与接触。
关联体验:多元化的价值依附
产品“关联”意味着将产品价值属性与其他文化元素、社会元素形成某种关联。
苹果的关联不仅限于时尚界,它的触角延伸到更为广阔的领域,触及美国的慈善、宗教等领域。2009年3月,一家名为Tonic的网站发起了一项公益事业,从3~8月每周推出1~5个由明星亲笔签名的,包含明星最爱的音乐播放列表的iPod,拍卖善款全部捐献给慈善组织。据统计,至少超过70个一线明星参与了这个活动,包括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摇滚歌星、超级模特,甚至有“股神”巴菲特。2009年3月,苹果推出了以英国著名歌手约翰•埃尔顿命名的特别限量版iPod,为EltonJohn艾滋病基金会募集资金。2009年4月1日,奥巴马出席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为参加20国集团金融峰会的各国领导人举行的招待会,并把一个存有女王2007年访美照片和录像的iPod送给了女王。
从这些品牌传播活动来看,苹果有意把产品同更加多元、价值含量更高的元素关联起来,使这些文化价值、时尚价值附着于苹果产品之上,大大增加了该产品品牌内涵和品牌价值,提升其原有的品牌定位和品牌形象,使苹果品牌在消费者心中成为标示身份、触动心灵的高端品牌。
当参加发布会的人赶赴iPad发布会现场时,街道两侧还一切如故,当他们离开时却发现到处都是iPad海报的身影。正是这样隆重的、仪式化的发布会,才使得社会大众更加认为苹果产品不是“寻常百姓”家的俗物,而是需要隆重迎接、顶礼膜拜的“神器”。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现代人们消费的观念不再停留于获得更多的物质产品及产品本身,而更多的是出于对商品象征意义、功能的考虑,即人们更加注重通过消费获得个性的满足。企业要想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根据消费者需求新特点,引导和创造满足个性需求的市场。在这样的市场竞争状态下,体验营销应运而生。随着“体验”变成可以销售的经济商品,“体验消费”旋风已开始席卷全球产业。
苹果作为体验营销模式的主导者和示范者,无疑将体验营销这一销售模式演绎到了极致。通过分析其成功的体验营销模式,我们不难学习到其中全新的营销理念以及新鲜的营销创意,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还需要认识并探索其模式背后的机制和规律,并且将体验营销这一全新的概念融合到我们现有的营销体系中,使之与其他营销要素实现整合、发挥出更大更强的商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