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企业所处行业发展日趋成熟,市场日益饱和的时候,面对对手林立的市场,企业要想往前走一步都显得很艰难。越来越多的企业陷入了营销困境,每个行业的崛起周期都变得短暂,每种商业模式和营销手段都可能被瞬间复制,让企业欲进无路,欲罢不能。
消费者的需求永远不会被满足,这为每个行业带来机会,也提出了挑战,行业之间的元素融合、联合营销和跨界合作正在成为新的营销趋势,因为消费者是一个整体,每个消费者尽管有着不同的需要,但是这些需要之间却是相互关联的,找到这些关联价值,并创新产品、品类或者品牌,营销自然就会有新的出路。
其实,有时候,换一个思路,变动一下位置,营销也可能海阔天空,在原来的行业中找不到出路,就从其他行业找思路,原来的模式不成功,就尝试新的模式,原来的产品不行,干脆就换个包装或者换个卖点,营销如果横向移动,就会发现新的价值。
切中消费心理
市场竞争越来越白热化,每个行业都很容易陷入产品同质化的竞争,寻找差异化变得越来越难,大家生产的都是同样的一瓶饮料,你如何让消费者非得喝你的饮料而不选择竞争对手的饮料?要是还从饮料的功能入手,就比较困难,因为在消费者眼里,水都是一样的。但是,如果跳出水本身来思考,去观察不同消费者喝饮料都有不同的场景,而且喝饮料的结果和感受还有不同,这就让饮料可以有差别,于是,可口可乐可以让消费者喝出激情,喝出美国文化,百事可乐可以让消费者喝出年轻、活力和动感,这两个品牌就让一个看起来都一样的产品找到了各自的定位,并且一直长盛不衰。营博销锐的管横理向在移线动。
这说明,当所有的产品的功能都被消费者所认知的时候,企业就不能停留在功能层面去竞争,因为相对于那些心理上的愉悦和满足,消费者对于功能的需求还是最原始的需求,消费者消费一个产品都有其终极的目标,如果抓住了高层的心理需求,就可以赋予一个产品更多的附加价值,消费者通过心理依赖产生的情感是很难估价的,从而让企业可以避开功能价格战,从而站在消费者生活方式的层面去进行营销。这就好像一个国际顶级服装设计师所言:“我们不是在设计服装,我们是在为消费者设计梦想”,的确,消费者选择不同款式的服装都是为了满足美丽和时尚的梦想,创造新的产品价值是企业营销赢得突破的重要策略。
跳出现有行业
很多行业都没有机会了,很多产品常常在一个行业中做到5-10年,就开始走下坡路,每个行业消费市场中消费者耳熟能详的品牌,不会超过10个。10个以外的品牌,或者就是区域性的小品牌,或者就是边缘品牌,或者就是只抢占很小的细分市场的“窄众”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长盛不衰的品牌并不多。如何成为那些消费者头脑中能够记住的品牌,那就得打破格局,重新在消费者头脑中排队,要实现这样的目标,企业就不能再在现有的行业中找出路,而应该在保持核心优势的基础上创造一个新的品类。
2006年王老吉营业额直逼50亿元人民币,这个过去只是一个中药的概念产品,如今成为中国凉茶的第一品牌,在消费者的头脑中留下了“怕上火喝王老吉”的深刻印象,原因就在于跳出中药行业,却将中药的优势放到饮料上,产品形态变了,产品的品类变了,竞争就不那么激烈了。
同样取得突破的还有念慈庵“润”,过去念慈庵的核心产品是治疗嗓子咽喉病痛的,而医药市场这样的产品数不胜数,于是念慈庵大胆跳出原有行业,针对声音亚健康人群研制滋润喉咙、养护声音的全新草本润声饮料,打出“降火是表象、润肺是根本”的差异化旗帜,高调介入竞争激烈的饮料市场,让市场上又多了一个鲜活的“润”声音的品牌,拓展出了一片全新的市场空间。
”消费者拿着比卡片略大的金属质感的‘贵宾王’在餐厅里转悠,看到有人付账的时候就跑过去告诉他有‘贵宾王’就能打折,这样的附加值让U盘焕发了新的生命。
另类魔鬼创新
创新是一个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但是有很多的创新却是平庸的,而大凡伟大创新最后都成为伟大的产品和伟大的企业。苹果公司在不断创造新的奇迹,这个公司过去只是一个电脑公司,但是这几年,却因为ipod开始缔造了一个IT数码历史上的神话,产品符合人性化的精致设计,创造引领年轻群体的时尚符号,苹果在一个看起来似乎已经毫无创造空间的市场做出了几乎完美的产品。
紧接着,苹果推出了Iphone,如今在中国内地市场已经拥有了40万用户,而iphone的成功同样在于其产品的创新力和苹果品牌创新的号召力。
一个企业要想在行业中领先,创新永远是第一位的,在消费者的生活场景中,还有非常多的创新机会,如何将创新做到极致,让创新变成魔鬼,这才是考验一个企业是否能创造新的奇迹的关键点。
在一个行业中,当市场被不断地瓜分瓜分,变成无数的小市场,要找到有利可图的细分市场就变得相当困难。随着更多新产品新品牌的加入,吸引消费者注意力变得前所未有的困难,但是,如果企业可以跳出原有的框架和思路,跳出原有的行业,会发现,营销道路其实还很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