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张大网已经在铺开,这些网已经不仅仅是我们所说的互联网,另外还有传统媒体、传统销售渠道、网络销售渠道(电商)、移动互联网也构建成几张大网,这几张大网在新技术的发展下,开始出现了融合,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也越来越广泛地被电商企业和一小部分商家融合应用,形成了多屏融合的全网营销。
这里的“屏”并不单单指屏幕,还包括报纸、杂志、户外媒体等。先来看看报纸和杂志,这两类在上一个10年的强势的媒体在智能手机不断普及的情况下,开始成为了弱势媒体,但是拥有强大资源和采编能力的它们在中国并不甘于就这样落后下去,它们对于能让自己起死回生的新技术关注和运用程度在许多时候远远高于所谓的新媒体公司,而且接受程度也很高,创新能力在不断加强。
就像二维码、短网址在报纸、杂志的运用就越来越广泛,还有报纸、杂志本身的APP开发、推广也比许多品牌商家执行得更快,这些或许是媒体的敏锐度决定,同时也来自于新媒体的激烈竞争。除了报纸和杂志媒体,户外媒体也面临同样的情况,毕竟品牌商家的广告费用总是向目标用户倾斜,当有更多的用户花更长的时间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时候,这些媒体就需要进行变革,一方面是向新媒体的优势学习,一方面是根据自身的媒体属性进行创新。
新媒体具有用户的数据分析能力、广告投放流量评估和预测、真实实时的广告效果监测这三方面的优势是传统媒体一直想做、在做却一直受限于传统媒体属性没有做好的,毕竟有多少阅读率、通过广告达成什么效果、有哪些用户在什么时候看了这些广告,在报纸、杂志、户外媒体很难获取,所以才有品牌商在传统媒体发出广告费有一半不知道浪费到哪里的无奈!而如果与电子商务、二维码技术结合之后,这些传统媒体逐步具备了获得用户和进一步分析广告效果的可能,如果再接合移动互联网,那么这种可能会被放大,广告主在数据的支持下和媒体的融合中更愿意付出更多的广告成本来促进品牌的建立和销售的增长。
再者就是渠道的媒体化,线下的零售渠道专卖店已有先例,店里拥有海报、视频广告、DM等,只是因为传统渠道的位置有限,所以广告的收入占比非常小,也很难被重视。但是线上的渠道广告位理论上是无限的,加上竞价排名技术在线上渠道的灵活结合和运用,使得广告收入占比远远高于线下(根据2011年的数据显示,淘宝、淘宝商城的广告收入超过90亿,仅次于百度和腾讯),渠道媒体化在网络的表现非常明显,那么渠道营销就比线下渠道显得更为重要。而传统的SEM、BBS/SNS、EDM、短信等网络营销手段如果要实现精准和更大价值,也必须与电商渠道、APP应用、微博进行融合,这些体系都构建了更为复杂的营销系统,全网营销的雏形已经显现。
在多屏不断融合的趋势下,作为品牌企业,内部需要进行新的调整和变革以适应这种融合,将全网营销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一方面不要再让自己浪费那一半的广告费,一方面则是提升对新用户获取的能力和对老用户的维护能力,同时具备更强的用户分析和管理能力,销售预测和通过全网营销提升品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