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这句话踌躇了很久。
不说这个话的原因很多:谦虚为本、不要偏激、强调体系能力、要理性不要冲动、不要带情感或情绪、要符合咨询师这个理性的角色等,更深的顾虑,作为服务公司,不要过度承诺,不要给自己下套,等等。
但是不说破,似乎也是不负责任的:如果营销变得越来越平庸,营销的价值还剩多少?如果不敢对结果负责,高手与庸手还有什么区别?营销怎么能变成高手与庸手不分、无知与洞见混淆、复读机式思想与原创思想没有差别的舞台?
营销如果是比豪情、比态度、比情绪、比怕胸脯、比谁钱多、比谁更有背景,不仅营销,而且所有的经营管理都应该结束,这些与科学的营销及运营都没有半分关系。
和平年代,将军的价值是看不出来的。战争,让将军的价值闪光。
在战斗之前,听你的作战计划,就能知道你有几成胜算,还用等到战斗结束吗?
营销就是战场。营销智慧不能帮助企业打开市场,产品进入市场缺乏一剑封喉的能力,懂不懂营销还有什么区别?
营销的制胜之道:调研、诊断、洞察、解析、谋略、排兵、布阵、训练、整合,与打一场胜仗的过程与要素并无差别。
营销人的价值体现在每一个环节的功夫与细节之中,营销人(包括营销外脑)的决断只是这个功夫价值的表现形式而已。
高手还是庸手,不必等到结果才知道。
匹夫之勇,可以炫庸手耳目,却不能过高手法眼。
营销入门容易入段难,成为高手更加稀少:不仅需要修炼,还需要机会与舞台。
只要有明确的对象,目标对不对、资源匹不匹配、营销方案有没有效,不是很难判断。
5、创意永远是营销不可缺少的元素,无论在产品、品牌、广告还是管理。
6、营销的“三拍”(拍脑袋、拍胸脯、拍屁股)作风是害死企业的真忽悠。
7、析市场之理,通营销之变,塑产品之魂,扬品牌之美。
8、拒绝平庸:不有效、不出彩,不罢休。
上述八条未必都能做到、做好,但必须为此全心以赴,不离不弃。正在做营销的,与刚进入营销的,都不要失去这些营销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