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的济南三株曾经创造了简单的“一剑封喉”类模式,小报投递加义诊模式迅速撬动市场,引起“全国企业”学三株高潮,然而由于营销网络过密(到村都有服务站),企业组织架构相当庞大,加上产品诉求过于强调功效性,大起大落中三株已成为昨日黄花,学三株的企业基本在热血沸腾过后,企业运转依然是原来的状态.
巨人大厦累倒了巨人,巨人废墟中崛起了巨能钙,北京巨能实业(初期阶段高管基本都来源于巨人集团),一个大连补钙工程掀起补钙狂潮,其后一发不可收拾,98年正式上演的中原补钙大战,保健品烽烟再起,又举起“一剑封喉”类战术大旗,利用一台骨密度仪一扫大江南北,除了上海市场是品牌运作之外,巨能模式基本占据了补钙市场的绝对份额,同时巨能也创造了“仪器服务产品”的先河,说起来算是会议营销的支点起源吧,笔者刚好与这家企业有合作,有机会见证了这一时刻
山西傅山药业利用巨能模式进一步扩大化,规模化的推广活动成就“络欣通”的辉煌,也就是现代保健品会销的雏形阶段,最后的“一剑封喉”类战术执行者,也是“一剑封喉”类简单战术的终结者,从此以后,行业再无利器可以一招之敌……整合营销的时代到来,保健品行业分家阶段开始,由于理念的不同,行业一部分以滋补为终极目标的企业与另一部分以治疗为终极目标的企业开始分道扬镳,即所谓的长线短线之分
传统滋补类产品多以专卖店形式存在,讲究利用网点完成需求结合,方式倡导简单。
概念化保健品多以整合营销的形式存在(会销,旅游,体验)战术讲究组合拳,讲究造势,分工合作,形式承载产品,深度挖掘潜力需求对接多元
张景权先生认为,简单的营销方式一定会重现,不过会变一种形式,古语云:大道至简,大义致远,大医致仁,大智至诚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按着这个行业的运营者角度来理解就应该是行业及行业的经营者们真正成熟后,与消费群的对接将是至深层面认识后的简单对接,是企业信誉和产品品质与需要的结合,当炒作和花样翻新到无法翻新的时候,那些经营者就会明白,真正的成功之道是企业的企业魅力和诚信服务,是好产品对于消费者的付出和负责!消费群需要的保健品永远是养生之品,调理之品,是一种支持健康习惯的产品,是支撑良好的生活心态的食粮。这也是保健食品行业的灵魂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