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提升业绩,先建团队
在21世纪的服装行业中,还有很多老板凭一人或家庭之力在独挑重担。他们舍不得发展培养基层骨干力量,舍不得花精力构建自己的营销网络和高效团队,舍不得把自己打扮成一个领导者,而是甘愿成一个“老板”。什么都事必躬亲,觉得什么人都不如自己。结果自己把自己累得要死,而业绩又很差。效率又低,还经常出差错。
看看行业中优秀的老板,他们在经营事业的时候,善于成为领导者,组建自己的团队,大力发展加盟商和自己的营销伙伴。千万不要单干,即使有最大的本事,个人的市场开发能力也是有限的;即使有很大的智慧,也超不过一个团队的集体智慧。
服装行业的老板都是实干家,没有一个不想发展做大做强的。但在实际工作中,有些老板缺少一套系统的品牌运作模式和公司化运营管理体系,现有思路理念落后或者知识不全面,没有系统清晰的运作思路和经营理念。
他们抱怨一方面优秀的人才不好选、不好管、不好留,团队组建不健全、不稳定、不规范,极度缺乏优秀专业的职业经理人才,根本上缺失好的人才培育工作环境和激励机制,也缺乏相应系统的整体管理方法和模式。
而另一方面,随着客户服务管理工作的精细化,来自客户抱怨也越来越多,终端合作多年,不便于立即规范管理,也感觉无从下手,对终端客户的管理服务不知如何是好?
市场竞争加剧,对手愈来愈多、利润愈来愈薄,自身缺少清晰的分析研判和有效应对办法,就会感觉前途迷茫、进退为难、思路混乱。
很多老板的营销团队结构不科学、不规范。多数人员都是老板夫妻自己或亲戚或者老员工主导。皇亲国戚,缺少管理能力,不服规范管理,又自大排外;老员工私宠而骄,铁板一块,职业人根本插不进去;老板本人事事亲为,越忙越乱;只相信老员工、不敢授权、不愿加人、裹步不前。缺少高素质的职业管理人和专业工作人员。管理机制
这样的团队构成在公司发展初期,由于业务量不多,操作模式简单,因此,刚开始一般体现不出什么太大的负面效果。但随着代理商的快速发展,这种较为单一的人员构成就会束缚公司的发展。最为明显的体现就是公司规范,而原来为公司发展立下过汗马功劳的这些亲戚朋友老员工,由于自身素质,以及原来几乎没有管理,因此,现在一旦规范化、制度化,马上就会表现出不适,甚至会对后来进入或者引入的职业经理人产生抵触,甚至结伙排外,造成管理提升上的瓶颈。
5个策略,可以让你高效地搭建属于自己的销售团队。
策略一:优化团队成员结构
亲戚朋友和外来引入人员应当保持这个比例,随着公司的发展亲属逐渐减少,扫除公司里养尊处优,甚至光拿工资干少活,或者不干活的现象,摈弃可能由此带来的不平衡、不公正心理,以扫除公司发展的障碍和束缚。团队成员年龄构成,建议保持,即关键管理岗位上的人员以及老的营销人员的年龄在28岁以上的,可以占到30%,70%的员工还是要靠更有闯劲、更有激情的年轻营销人员。
在性别构成上,可以保持在4:6,合适的男女搭配比例,可以激发团队活力,同时,由于女性营销人员心细,亲和力强,更便于产品推广,以及与下游渠道客户建立良好客情。
策略二:广开人员选聘渠道
要想组建一支称心如意的营销团队,就必须打破单纯依靠亲戚,或者通过亲戚朋友介绍,或者邀请离职老员工的方式来组建团队,这种方式虽然也有很多好处,比如忠诚度相对较高,比较放心等,但却容易陷入请神容易送神难的尴尬。
除了上面亲戚朋友介绍外,还可以通过正规人才市场这个渠道。再次,通过合作过的公司营销人员介绍的方式,也是可行的,通过借渠浇水找到更合适的人选。网络搜索、朋友介绍、广告宣传、猎头推荐等,都是不错的招聘方式。
策略三:引入职业经理人群体。
建立自己的一套人才使用管理体系,让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首先要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很多公司之所以留不住人,有时跟自己的用人理念有局限有关。如果你既想让他们大干一番,干出业绩,但又怕失控,给自己带来损失,在这种情况下,用人方面难免畏首畏尾,因此,会让一些空降而相对经历过大世面的职业经理人倍感局促和不快,因此,人才流失便是难免的。公司要想避开这个误区,就必须放开思想,本着授权受控的原则,建立一套相对完善的责权利分明的管理机制。既能够让这些职业经理人有发挥的平台,同时又不至于控制不住,而给市场带来损失。
其次要以业绩论成败,以市场论英雄。人不患不均,就患不公。作为公司,面对团队中的自己的人(亲戚朋友)以及外来人,一定不能大锅饭,一定要以对公司、对市场的贡献度大小,合理付酬,创造一种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机制,让有能力的人才尽可能的发挥。
最后要做到避亲不避贤。对自己的亲戚朋友,也不是不可以重用,但一定要是有能力的亲戚朋友,能够胜任某一岗位,然后让其勇挑重担,这样做才能真正服众,但要避免让占着茅厕不拉屎、不学无术、没有进取心的亲戚朋友担任重要岗位,否则,将会让整个团队一团死气。
策略四:灵活把握选人标准
人才的使用发挥和团队力量构成,很大程度决定于选人基础。选拔要抓人才素质,
人才是团队的根本,是团队最宝贵的资源。人才素质主要参照以下方面:1.敬业态度;专业水平;3.身体状况;4.反应能力。同时更须注意:不片面追求文化程度,能力比知识更重要;人格比专业知识更重要;不可忽视心理素质和工作态度。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找到心理素质较好的人才,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才应是德才兼备的,品德比能力更重要。
策略五:创新留人方式。
作为上游生产制造型公司,相对可以依靠庞大的平台来留人,但作为实力、规模都较小的小老板就不具备这个条件。但也可以通过改善内外环境以及搭建发展平台的方式,来达到留人的目的。
留人要有战略眼光,不可目光短浅。很多公司在用人时,由于多种原因,总是对职业经理人抱着超乎现实的期望,幻想着能够给自己快速带来滚滚财源,而一旦短期目的达不到的时候,又开始对人员能力产生怀疑,最后,让人才不得不一走了之。要明白真正好的人才是能为你创造长期绩效之稳定根基的人,他们的一些举措可能在短期是没法立即体现出来。还有些老板,他们判断空降兵的标准是团队是否认可,他不明白,既然要改革,就说明之前的团队存在很多问题,既然要改革,势必会导致老团队的群起攻击,这样的背景下,空降兵要取得老团队的认可,那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此时,空降兵的两个选择:一是走人,二是与原来的团队混熟,你哥子我兄弟的,又形成关系型的团队,来一起排挤更新的空降兵。
扬长避短,用人之长。很多公司在管理能力或者专业营销能力方面往往是欠缺的,通过借助他人的力量,也可以达到有效管理的目的。但老板要想更好地留人,就必须创造一个轻松和谐而温馨的公司留人氛围,就必须要用一颗平常心,用人所长尽人所长,容人所短避其所短,用放大镜去看团队成员的优点,这样,才能心平气和,更好地与职业经理人相处,增强营销人员的忠诚度。
平台留人。公司也许在现实物质利益上,不能给予更多,但却可以通过提供一个较为广阔的发展平台,提供一个可以发挥的更大空间,来更好地留人。
愿景留人。要不断地给营销人员画饼,不断地展示公司的未来美好前景,以此吸引营销人员死心塌地地为公司奋斗,也可以实现留人的目的。比如,有的公司通过年终给予分红,但要避免既想鞭打快牛,又不想让牛吃草这一状况。特别需注意,千万不要背信弃义,切莫见利忘义,奖金分红提成等承诺无论数目大小,不能兑现是公司失败的开始。
总之,要想组建好自己的营销团队,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采用自己的、符合公司化发展的方式,来选聘、使用营销人员,通过创新的手法,来合理地育人、留人,从而通过打造自己的狼性团队,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取得更大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