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归雁”打造一片新的“荷花池”
四川省富顺县地处四川盆地南部。近年来,富顺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纺织服装业发展迅速。是什么原因让富顺的纺织服装业发展得如此之快呢?日前,记者专访了富顺县委书记唐宏一探究竟。
记者:富顺这几年承接产业转移,纺织服装业发展非常快,这主要是什么原因呢?
唐宏:富顺发展纺织服装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早在上世纪70年代,富顺就曾涌现出一大批服装社、缝纫社等集体企业以及麻纺厂、丝绸厂等纺织国有企业,并培养了大批熟练工人。80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很多纺织服装业的技术工人外出淘金,造就了一大批纺织企业家、个体户,这些人成为成都荷花池纺织服装市场的主力军之一。到90年代,在乡土观念的影响下,很多年轻人热衷于学习缝纫技术,使得富顺的缝纫传统得以延续,并铸就了“富顺缝纫”这个闻名全国的优秀劳务品牌。本世纪初,部分富顺籍企业家、个体户以及产业工人为了照顾留守的老人和孩子,也是为了回报家乡,陆续回乡创业。2010年,随着成都荷花池产业集群的整体搬迁,大批富顺籍企业家、个体户以及工人希望在家乡打造一个“荷花池”。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富顺县委、县政府顺应纺织服装工业的发展趋势,结合地方优势,抓住承接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的机遇,毅然决定建设纺织服装产业园区,为富顺的“归雁”提供发展基地。2010年8月,富顺县政府与自贡志信投资有限公司达成协议,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中国·富顺纺织服装产业园。
记者:对于产业园的建设,县里是怎么考虑的呢?
唐宏:我们纺织服装产业园区的总规划面积为10平方公里,拟投资200亿元。园区分为起步区(1平方公里)、发展区(4平方公里)和拓展区(5平方公里)。园区首期规划用地为5平方公里,按功能规划为“五基地、三中心”,即:生产基地、孵化基地、研发基地、教育基地、物流基地和交易中心、会展中心、商务服务中心。
由于富顺位居川南,因此我们的纺织服装产业园首先要融入成渝、辐射滇黔青藏,同时面向全国,力争进入国际市场。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计划将纺织服装产业园建设成集生产、贸易、批发、仓储、物流、会议展览及星级酒店、旅游购物等为一体的专业化、现代化的园区,使其成为全国性纺织服装生产基地、出口基地、品牌教育基地。
根据规划,园区重点引进服饰生产、服装贸易、纺织、砂洗企业,同时建设面料、辅料、配件、纺织服饰加工机械及配件市场,引进专业物流、咨询、广告、培训、研发设计等商务企业。招商对象为国内外纺织服装企业,面料、辅料供应商,纺织服装教育培训机构,以及大型超市、服饰设计、互联网等专业服务公司。
园区建设坚持“政府引导、园区管理、业主负责、市场运作”的原则,以富顺县志远纺织服装产业园有限公司作为投资主体,实行“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滚动发展”的开发模式,全方位打造纺织服装产业园区。
项目自2010年9月26日动工以来,先后被确定为自贡市重点建设项目、富顺县“一城一枢纽三园三基地”重要支撑项目之一。
记者:项目自开工已经两年了,现在工程已经到什么程度了?
唐宏:目前,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6.37亿元,平整土地37.3万平方米,建设厂房9.5万平方米、商铺3.3万平方米、综合办公楼1500平方米、市政道路2公里和排污管线480米,并完成了园区绿化。2012年我们拟投资4.5亿元,据统计,1~7月完成投资2.97亿元,占全年计划投资的66%,今年新开工建设的14栋厂房,有9栋已经封顶,生活配套区第一期正在施工,第二期正在进行土地平整。
在这一过程中,园区先后到成都、新疆、江苏、福建等地组织招商活动。今年5月,产业园区还参加了在重庆召开的全国纺织服装产业转移工作交流大会。
目前,已有一批纺织服装企业到园区实地考察,其中有826家商户、176家生产企业正式签订了入驻协议。有25家企业厂房装修已完工,另有15家企业正在装修。广州小龙女婚纱厂、成都贵夫人服装厂、新疆富瑞玲服装厂、彩虹制衣厂等企业已入驻园区并投入生产。我们争取年内再引进或培育2家以上规模企业入驻。
不久前我们与四川川棉印染公司进行投资洽谈,并达成初步投资意向。川棉入驻能带动一批纺织企业进驻园区,解决服装砂洗的问题,形成产业园上下游产业链,促进园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