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恒力突围纺织业“寒冬”

  作为全球最大的织造企业、全球最大的超亮光丝和工业丝生产基地,拥有世界单体产能最大、效率最优、设备最先进的PTA工厂,名列“中国化纤行业竞争力排名第一”,位列“中国500强企业”第196位、“中国百强民营企业500强”第25位的江苏恒力集团,他的掌门人,70后的陈建华带领企业逆势而上,依靠自主创新,突出重围,稳稳走在全国纺织企业的前列。其织造企业目前开机率达到100%,订单排到了三四个月以后。那么这家纺织业赫赫有名的大户,又是如何突破困境的呢?
  
  传统产业靠创新赢得主动权
  
  创新在于发展,在于向科技要效益。一项技术的大笔投入能否带来相匹配的效益直接决定着企业创新发展的后劲。
  
  今年,恒力织造企业已成功开发4000多个新品种投放市场,反响强烈,取得了明显的效益。2011年恒力集团主营业务销售额达520亿元,其中40%是由新产品贡献的,在国际需求总量在减少的情况下恒力集团的出口额逆势增长了20%。
  
  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只有在创新问题上先行一步、高出一筹,才能赢得发展主动权。作为行业领军企业,创新是恒力集团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个责任就是致力于创新,敢于创新、善于创新,通过创新推进产业发展。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恒力集团取得了明显成效,各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2012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恒力集团“高品质熔体直纺超细旦涤纶长丝关键技术开发”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这一技术研发的直接动力在于,超细旦涤纶长丝纺织品是高档服装、家纺、汽车内饰的急需面料,市场前景十分良好。然而国内技术尚未达到要求,市场缺口巨大,所需产品此前完全依赖进口。
  
  作为国内第一个试水规模生产高品质涤纶纤维并且获得成功的企业,恒力集团无可争议地又一次走在了创新的前沿,行业先进的综合竞争力顺势得以稳固,产品利润率也稳居行业第一。
  
  “我认为,纺织行业今后的发展前景是好的,关键做到一是装备,二是研发,三是管理,四是营销。”恒力集团董事长、总裁陈建华如是说。
  
  他深知,在当前整体水平的纺织行业中,先进设备水平一定程度上意味着行业内的领先水平,先进设备技术“不握在手中”迟早成为发展的掣肘,于是陈建华下定决心要不惜大气力地搞好设备的自主研发。
  
  我国在涤纶长丝生产设备领域,近年来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步伐加快,但在高端产品上仍然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恒力集团旗下化纤企业自主创新,多套自行设计、安装、调试的高端聚酯成套设备成功开车。
  
  
您也许感兴趣
家纺品牌
业界动态
创业指导
经营宝典
个人消费
家纺网   |   切换至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