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业利润空间改善

  国际棉价本周一创近5个月高点,CotLookA指数达97.35美分磅。与去年同期相比,涨幅高达15%左右,国内外棉价差缩减至3400元每吨左右,较一周前缩窄幅度达17%左右。
  
  由于20132014年新棉最早要到9月才能上市,早前,国家储备棉已于7月底结束库存棉的市场投放计划。造成8月,及9月初成为国内棉花“供应真空期”。
  
  多位市场人士告诉大智慧通讯社,国内纺织业近期可能集中使用手中进口棉花配额,购买国际棉花,从而拉升国际棉价。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高勇告诉大智慧通讯社,国际棉价也将受益中国棉花收储政策。“20132014国家收储政策将于9月1日开启,20400元每吨的无限量收储价格。最直接的作用就是拉动国际棉价上涨。”
  
  影响国际棉价,最大不稳定因素在于中国政府,由于中国政府掌握庞大棉花库存资源,其“临时”投放计划可能平抑国际棉价的上涨态势。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称,已向有关部门建议,希望国家继续放储,在新棉大量上市前的市场供应真空期继续投放库存棉,保障放储时间不能间断太长。
  
  “尽管现在国家没有推出新的储备棉投放计划,但未来会有的。我们希望国家能以更低的放储价格继续向市场投放储备棉。”
  
  根据以往经验,2012年9月,中国政府曾临时向市场投放50万吨库存棉。
  
  考虑到国内现货棉价受中国棉花供需两端政策影响,常年维持“一条直线”走势,国际棉价继续上涨,将持续缩减国内外棉价差。降低国内纺织业相对用棉成本,直接提升国内纺织业产品毛利和国际市场竞争力。
  
  鲁泰A、华孚色纺、百隆东方、联发股份等十几家国内棉纺织上市公司直接受益。
  
  
您也许感兴趣
家纺品牌
业界动态
创业指导
经营宝典
个人消费
家纺网   |   切换至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