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模式变革(2)
如果不是市场环境、消费形态、媒体结构、流通结构等外部因素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营销人或许还不会发现,在所谓营销模式的背后,不是4P要素及其组合,甚至不是产业结构如行业集中度及趋势等,而是一个更重要的因素:时代的变迁。
什么是营销模式?营销模式是企业获取收入与利润的最优化、同时也是最普遍的一种营销要素的组合。营销模式并非只有一种,但是作为特定时代下的营销模式,必须具备最优化与最普遍两个核心特征。也就是说,反映时代特性的营销模式,具有“最大公约数”的特点,这种营销模式一旦形成明确的模式、结构与逻辑,就成为绝大部分企业营销成功的基本路径。
中国营销模式发生过三次重大的变革,都与时代背景息息相关。
第二次变革
2003年,淘宝横空出世,到2009年,平台型电商(简称PEC--PlatformE-Commerce)井喷式爆发,除淘宝之外,电商模式呈现多形态、全品类、全覆盖的特点,中国市场进入第二次大变革时期。
服务型平台电商:从书、电器向百货、服装、食品乃至建材、家居、汽车扩张,如全时电器网、库巴购物网、新七天电器网、酒仙网、酒多网、也买酒、好乐买、一号店、唯品会、爱慕在线、银泰网、上品折扣等。
品牌网购型平台电商:即垂直电商,更是呈现爆炸性增长,受到麦考林、凡客诚品的示范作用,从服装到百货、从食品到蔬果、从鞋帽皮具到儿童用品,几乎每一个消费品类都在诞生“品牌网购型”电商企业,如乐淘、马萨玛索、麦包包、梦芭莎、西米网、优果网。
线下搬线上型:2010年开始,制造企业、传统零售连锁企业,也加入电商浪潮:这种线下品牌“上线”(触电)的风潮,几乎就是将所有实体店销售的消费品“搬到”网络上去,这是一场更加庞大的“销售革命”。
2003年起的十年,是中国市场环境发生第二次重大变革的十年,这个时代没有完全颠覆传统零售渠道,却让传统零售承受这巨大的压力:2012、2013年两年的淘宝-天猫购物节191亿、350亿的日成交额,让所有的零售企业彻底“哑口无言”,宣告了电商对实体零售的完胜。
可惜的是,在这个时期,中国营销思想或理论可以说是“整体失声”:几乎没有一本完整描述电商时代营销规律与规则的著作,连菲利普科特勒也只是将营销3.0定义为人文营销——这与中国电商十年的火热实践,形成巨大的反差。
电商时代的营销,最好的操作知识可以在淘宝大学里找到,但是从模式的角度,我们依然可以对这个时代营销模式的基本特点做出营销人的总结,电商时代的营销模式可以归结为以下五个要素的革命,彻底颠覆了地躺拳时代的营销模式:
快递消灭渠道:电商时代,经销商、分销商等地躺拳套路完全不需要,任何网店可以绕过实体分销渠道,将产品直接送到消费者手上,可以说,“6元全国包邮”的快递,将层层渠道环节成本全部消灭,什么招商、进店、陈列、理货等销售技术都不再需要。
网银支付消灭终端:支付宝及银联卡网上支付体系的完善,等于在消灭传统终端的交易职能,收款效率高到柜台收银无法比拟的水平。2013年双11支付宝收银记录:55秒,1亿;6分07秒,10亿;5小时49分钟,破100亿;13点39分破200亿!销售效率进入核子弹时代。
SNS(社交化媒体)消灭传统媒体:互联网的出现,就是创造了一个新媒体世界;电商的崛起,让互联网广告在消解传统电视的媒体影响力;到社交化媒体(微博等)兴起,传统媒体在影响电商消费者方面,已经完全丧失了效力。
SEO(搜索引擎优化)消灭广告:电商时代,广告效果既然并不是拼媒体、拼投放当量(标王之类),广告的形态也就自然转变,且更重要的是,SEO不是简单的广告投放,而是可以带来成交的流量驱动力,广告就是销售,媒体变成了渠道。
客户端消灭逛街:电商催生了“宅消费”,购物需要逛街、逛商场,变成在PC、笔记本、PAD等终端上浏览、搜索、下单,客户端消灭了逛街的需求,逛街更多的不是为购物,而是休闲娱乐社交。
这个时代的营销三板斧,是爆款、流量、转化率。除了爆款可以勉强与传统营销里的“单品决胜”可以类比之外,流量、转化率及其技术,是传统营销完全不知所云的新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