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料行业O2O的软硬件构建需要

  从现实来看,面料行业的交易方式,目前来讲,以线下交易为主,服装厂在各地的代理商在各大服装面料辅料城开有店铺,服装厂到店里来看货、洽谈,下单并预付定金之后,等货物生产完成并交付完成后,服装厂家向面料批发商支付完剩下货款,交易过程就基本完成。
  
  当然,已有一些平台在互联网领域开始了一些尝试,除了阿里巴巴面料交易平台,中国轻纺城、中大布料城等这类大平台,还有各种各样的互联网平台,以及面料企业官网,但因为面料行业的某些特殊情况,比如普遍会有超过三个月货款的延期,这些平台的功用更多集中在产品展示和企业信息展示阶段,很多环节还要依靠线下来完成。不能算完成了整体的行业o2o构建。
  
  面料行业o2o可谓任重道远,处于连最基础的理论构建都尚未开始的阶段,所以笔者即便想找到一些相关的资料也非常之难。业内人士对于o2o的重要性也缺乏清晰的认识,大多数人目前都更关注线下交易,业内人士拥有的是传统行业最传统的思维形式,比较固守既有渠道和多年形成的交易习惯。并且,因为面料行业大多订单较大,很多企业也存在长期的合作关系等,所以似乎也存在尾大难掉的弊端。
  
  所以,要实现面料行业o2o,首先就要实现人们思维的软着陆。
  
  其次,团队的匮乏,也是需要解决的一个软件问题。因为长期对o2o的不重视,自然就无法完成对团队的组建和培养,即便有,也只是停留在对阿里巴巴等电商平台的维护,实在称不上成熟的团队。
  
  而从硬件上来看,当务之急要解决的肯定是平台问题,这个平台要切合面料行业的深入需求,模式要足以支撑整个行业的转型。笔者认为,目前业内之所以对o2o不感冒,根源还是在于o2o并未给他们带来易见的好处,阿里巴巴、中国轻纺城等布料电商平台虽然给一些布料企业带来了收益,但是很难解决整个行业的问题。
  
  面料行业是否需要o2o,我们用数据来说话。
  
  中商情报网监测数据显示:2013年1-2月,我国服装的产量达73.94万件,同比增长33.40%。中商情报网发布的《2010-2015年中国纺织品服装行业市场研究及重点企业深度调研咨询报告》显示,2013年,虽然仍然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但全球经济有望出现温和复苏势头,中国经济也将延续2012年三、四季度的回暖趋势,综合判断,中国服装产业形势将好于2012年。
  
  这说明,从下游需求来看,服装行业对于面料的整体需求是呈上升趋势的。
  
  但是可悲的是面料行业却普遍存在着亏损和产能过剩的问题。
  
  山东德棉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规模最大的棉纺织企业之一,一度被很多同行看做是行业窗口。如今这家企业也未能摆脱传统棉纺织企业谷底喘息的命运。st德棉对上半年的业绩做了预判,预计今年上半年亏损额度在800万~1200万元。公司一季度亏损865万。去年的亏损额是9894万。
  
  国金证券分析师张斌认为,原来的产能过剩只有20%~30%,而目前过剩程度已经达到40%~60%。纺织行业目前是在谷底。供过于求是复苏缓慢的主要原因。
  
  这说明什么问题?说明了,不是服装厂不需要面料,而是面料生产厂家生产的大量面料没有卖出去。而另一个数据表明,中国面料外贸出口额也实现了增长,所以问题更多的出现在国内贸易。
  
  如何提升销量?是否需要开辟另一条销售渠道?答案不言而喻。

您也许感兴趣
家纺品牌
业界动态
创业指导
经营宝典
个人消费
家纺网   |   切换至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