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放飞自我”到“点地高飞”,“海宁家纺杯”·2017创意设计大赛呈现无限可能

  “如果用3个词来概括今年的大赛,那就是新颖、新鲜、新活力。”作为“海宁家纺杯”·2017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创意设计大赛新闻发言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贾京生如是说。

  用“新”来形容一个连续举办了15年的创意比赛,无疑是对其最佳的褒奖,证明了其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今年,大赛在举办15周年这一重要节点上,将参赛主题重新回归到了首届的无命题、无限制,定为“无限”。不过说是无限,但无限中也有一定的限制,即参赛作品必须要维美,美就是限制。

“大赛凝结设计师队伍”

  在“美”的召唤下,今年大赛参赛作品数量与规模进一步扩大。

  7月6日~8日,“海宁家纺杯”·2017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创意设计大赛在浙江海宁许村正式开评,大赛分为“家纺创意画稿组”和“整体软装设计组”。今年,大赛组委会共收到创意大赛参赛作品1873幅,其中包含52家院校的1814幅作品、12家企业的51幅作品、8幅个人报送作品以及178幅海外作品。整体软装设计组收到参赛作品586套,主要来自14个公司、81名个人设计师以及18家院校。

  对于今年的参赛情况与规模,本次大赛评审委员会主任、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杨兆华表示,经过15年的发展,“海宁家纺杯”大赛规模不断提升、作品水平不断提高、凝聚力越来越强,使得大赛在行业内具有了权威的地位与影响力。同时,他强调:“举办大赛的目的不仅仅是奖项的评选,而是为家纺行业凝聚一支强有力的设计师队伍,整体提高行业软实力。另外,我们希望通过赛后走进院校、集群等宣贯活动,增强家纺设计大赛的可持续性和市场化,未来争取做到让大赛的获奖作品引导家纺企业的产品研发与生产。”

 让大赛与市场接轨,前提是参赛作品要“落地”。不过一直以来,家纺创意大赛都以创意思维天马行空而著称,选手们的参赛作品更多的是追求创新,在市场化程度上偏弱。不过,今年的参赛作品在12位专家评委(7名家纺创意画稿组评委、5名整体软装设计组评委)的眼中有了不一样的变化。他们普遍认为,选手们在“放飞自我”的同时,也学会了“点地高飞”。

“创意思维是企业所需”

  “在今年的参赛作品中,我发现有一些作品设计十分理想,甚至可以马上投产,还有一些作品稍加调整,也可投入市场。”上海罗莱研发中心家居寝室趋势开发总监罗玉娇激动地对《中国纺织报》记者说道。作为首次担任家纺创意画稿组评委,罗玉娇觉得整个大赛偏国际化,重视创意思维。她说:“今年的参赛作品中,系列化的设计较多,这是未来家纺家居的趋势,设计师要着重考虑整体空间的搭配性。另外,参赛作品的题材比较丰富,如偏年轻化、个性化,甚至具有强烈的未来感,呈现出发散的设计思维。而这种思维是家纺企业日常生产设计中十分需要的。”

  邀请企业人员参评,是大赛多年来坚持的传统。对于大赛来说,希望通过走在市场前沿的家纺企业,为参赛作品的市场化程度给予准确的评定。而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参赛选手天马行空的创意,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设计灵感。

  “我觉得今年大赛给人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从1800多件画稿中可以看出,我国家纺设计具有强大的原创力。每幅参赛作品都有自己侧重的灵感方向,如中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都市文化以及现实与幻想的穿插,这些创意设计灵感对企业新产品的开发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山东金号织业有限公司副总裁李光辉表示,今年的参赛作品质量均较高,评比过程中很难取舍,他比较注重评选出有思想、有想象力且更贴近市场和大赛主题的作品。

  今年很多作品都紧扣主题,突出“无限”。如很多作品的设计元素既可以用在家纺家居上,也可以用在服装上,突破了产品的界限。

  不过在评选中,中共海宁市许村镇委员会书记杜莹池和华尔泰国际纺织(杭州)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博华都表示,在所谓“无限”的主题下,却有很多参赛选手不约而同地以“中国风”进行创作。杜莹池说:“中国风作品的增多,预示着中国文化在全球的影响力逐渐加深。另外,今年很多作品与全球潮流的结合度很高,如运用东南亚风格,展现‘一带一路’等。”这些潮流元素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参赛选手并非一味地天马行空,而是有意将市场变化趋势添加到作品创作中,努力做到不与市场脱轨。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负责人、教授白志刚;四川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服装系主任、硕士生导师卓克难;美籍华人、流行趋势研究专家、北京市特聘教授刘晓萍在评价此次参赛作品时,都提到了注重原创性。他们普遍认为,今年大赛的原创水平再次提高,在体现市场性、流行性、表现方法以及材料应用等方面,都有自己的创意思维在里面。

  白志刚说:“今年,大赛的整体水平也比以往高。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对主题的把握性较强,其中对色彩的整体控制能力有所增强,运用复色的情况较多。二是选手运用了很多不同以往的表现技法,如运用手绘、计算机辅助等,还有一些在手绘中运用了许多复合材料,做出肌理感,如运用树叶、毛线、石膏、丝绸等,并将这些产品黏贴后,再上颜色,出现了丰富的视觉效果,体现出选手的手绘表现能力和驾驭材料能力比以前更加丰富。三是选手思维的创新性比以往更为开阔,在作品中,不仅有花卉,还有带有很强科技感的纹样与花卉的结合,使传统纹样更具有现代感。”

“实现设计与市场的转换”

  与画稿创意大赛的无命题稍有不同,今年整体软装设计大赛增加了“命题作文”,让参赛选手利用海宁企业现有的面料素材进行创作,获奖作品将由企业制成成品在海宁秋季家纺展和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及辅料(秋冬)博览会上进行展销,使设计产品真正落地。

  “本次大赛传递的诉求很清晰,也将产品和市场的关系梳理得很清晰。作品具有针对性,实现了设计和市场的转换关系。”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陈六汀说。

  对此,中装美艺软装机构总裁严建中表示认同,他说:“区别于以往赛事,本次大赛将面料的应用融入其中,使设计更为落地。一个好的软装设计,一是要赏心悦目,其次就是要有落地性。本次大赛,设计师对既有产品进行设计,让设计和生产产生关系,设计才有落地的可能。许村这一布艺产业基地,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有这个实力和责任去推动这件事,去宣导一些面料的功能与优势,只有这样,今后设计师才有更多的时间去吃透面料。”

  近年来,中国软装行业发展迅猛,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软装设计人才,不过市场的快速发展却使软装设计师很难静下心来沉淀设计。而整体软装设计大赛的出现,恰好给设计师提供了一个思考与创造的机会。FCD·浮尘设计创办人万浮尘、深圳市微塔空间软装饰设计有限公司创始人向菲、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李禹等评委都表示,从本次大赛作品中,他们看到了室内软装设计中久违的新鲜与活力,年轻一代设计师的整体水平比他们想象得要高,并且更有冲击力和张力。最为重要的是,通过大赛,使许村家纺面料在软装设计中重新焕发生机魅力,加深设计与产业的结合度,使设计更能接受市场的考验,让产品能够既有艺术气息又能够被消费者认可。

  对于海宁家纺创意设计大赛来说,15年来,跨越的是时间、超越的是现实、飞跃的是水平、穿越的是时空,通过时间与空间的跨越、超越、飞跃、穿越,让中国的创意设计更为落地。“都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而我们用了15年的时间,吸引、召唤了众多具有潜能的设计师,这是就树人。如今,我们甚至已经构成了一片森林,形成了家纺行业的森林。”贾京生说。

您也许感兴趣
家纺品牌
业界动态
创业指导
经营宝典
个人消费
家纺网   |   切换至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