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巾基地河北高阳小三巾催生大市场

   地处京津南缘的河北省高阳县,是我国北方著名的毛巾生产大县,毛巾产业是该县传统的支柱产业。针对该县的产业经济现状,高阳县提出了建设北方纺织强县的发展目标,并且制定了相应的发展战略。去年年初,高阳县召开建设中国北方纺织强县动员大会,决定把高阳的潜在优势转变为现实优势。

  最近,就建设纺织强县的发展战略,高阳县副县长王宏伟表示,高阳将潜在优势转变成现实优势,重点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方面是推进市场建设向宽而广的转变。坚持以产业催生市场,市场带动产业,不断拓展纺织业的市场空间和领域。突出发挥高阳纺织商贸城的“城市名片”作用,开展各种形式的纺织文化、科技、贸易交流活动,积极参加和举办各种纺织品推介展示会,以优质的服务、优良的环境吸引先进地区的纺织产品进场销售,从而进一步吸引国内外知名品牌进驻高阳,形成买全国、卖全国的市场销售态势。扶持有实力的企业建立新产品分析中心和研发中心,及时把握世界纺织产品最新动态,分析研究不同种族、不同区域、不同群体对产品的不同需求,以需求为导向开发新产品,使我县的纺织业站在发展的前沿,进而赢得宽广的国内外市场。另一方面是实施外贸拉动战略。“十一五”期间,在巩固国内现有市场的同时,要大力实施外贸拉动战略,鼓励本地企业“走出去”,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使对外贸易成为高阳县纺织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关于对外营销网络的建设,王宏伟说,高阳要发挥行业特点优势,超常运作,凸显外贸拉动作用,鼓励、引导和支持营销人员和其他各类人才走出国门,构筑外向型经济格局。“十一五”期间,重点抓好“511”工程,即利用5年时间,向国外输送100名留学生,输出1000名左右营销人员,在全县范围内促进人们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更新和企业家队伍整体素质的大提升,培养他们放眼全球的胸怀和敢于到世界商海中闯荡的胆识,敢于并善于把自身置于全球经济的大格局中来审时度势的气魄。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到境外创办营销和生产基地。建立境内外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依托的市场体系。同时利用电子商务、广交会等多种渠道,大力发展外贸出口。到“十一五”末,力争海外人员总数达到1000~1500人,出口创汇达到4.5亿美元。

  王宏伟认为,土地、资金、环保问题是制约高阳纺织经济发展三大瓶颈。为破解瓶颈,加快发展,在解决民营企业用地难问题上,高阳县提出了“一争二捆三盘活”的用地思路。一“争”即在全县用地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各种关系,积极争取用地指标,成功解决了污水处理厂l00亩的建设用地。二“捆”:即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管道作用,依托全省首批九大重点产业支撑项目的宏润公司,捆绑运作争取用地指标,启动了建设占地500亩的中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保证了重点项目建设用地需求。三“盘活”即深入挖潜,盘活存量土地。通过对于堤砖瓦窑实施改造,盘活土地700亩,规划建设了重点项目集中区。

  2007年,高阳县将按照河北省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和市建设京南近海强市名城的战略部署,瞄准中国北方纺织强县建设目标,紧紧抓住东南沿海纺织工业梯次向中西部转移、及北京打造世界时装之都和保定建设华北纺织服装加工基地三大机遇,铆足干劲,加快发展,力争早日实现建设中国北方纺织强县的宏伟目标。

 

 

 

 

信息来源:家纺网

您也许感兴趣
家纺品牌
业界动态
创业指导
经营宝典
个人消费
家纺网   |   切换至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