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巾行业深受“毒染料”危害

  浙江是我国毛巾生产大省。近日浙江省质监部门联合国家纺织产品质检中心在对市场上销售的毛巾进行专项抽查中发现,抽查的80个批次,仅16个批次合格,合格率低至20%,其中一些易掉色的毛巾被检出高致癌性物质联苯胺超标,有的甚至超标上百倍。由于毛巾行业生产门槛低,工艺技术要求不高,粗制滥造,非法使用有害染料、劣质原料等情况时有发生。这些不合格毛巾主要来自于一些不正规的小企业和批发市场。 

  决定毛巾质量的最主要因素,就是棉纱和染色,而抽查中发现,恰恰是棉纱和染色两个关键环节出现问题,造成毛巾吸水性差和色牢度差。 

  为降低成本,一些企业偷工减料,以次充好,采用含有大量涤纶成分的产品冒充100%纯棉产品,还有的企业为了改善毛巾的手感,在涤纶毛巾中添加大量柔软剂。这样的毛巾虽然手感好,但是吸水性相当差。这样的劣质毛巾目前国内有不少企业还在大量生产。 

  然而,值得关注的毛巾质量问题,还有染料。目前,我国用于纺织业的染料,主要是活性染料、还原染料和直接染料。 

  其中活性染料和还原染料染出的毛巾颜色鲜艳,色牢度好,由于采用环保成分,不会危害人体健康,但是这两种染料价格较高。而直接染料的价格只有活性染料和还原染料的1/10,染出的产品则色牢度差,更为严重的是,直接染料大多含有联苯胺等芳香胺类物质。  

  据统计,我国现有上万家毛巾企业,毛巾品类丰富、花色繁多,产地遍布全国,年消耗棉纱近150万吨,年产值达700多亿元,年出口额约为20亿美元。巨大的内需和外销市场,使我国成为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的毛巾生产大国。但是在行业不断壮大的同时,一些小企业却动起了歪脑筋。 

  毛巾质量问题被曝光,已引起业界和消费者的广泛关注。业内人士表示,向社会提供安全的产品,是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要履行这种社会责任,就必须强化社会责任感,加强企业自律。国内毛巾生产企业应严把原料关、染料关、工艺质量关、水质关,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生产,进一步树立为消费者负责的生产理念,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毛巾消费环境。

 

 

 

 

 

 

 

信息来源:消费日报

您也许感兴趣
家纺品牌
业界动态
创业指导
经营宝典
个人消费
家纺网   |   切换至电脑版